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金属矿采掘爆破炮烟成分影响因素分析与扩散规律及控制

发布时间:2020-08-03 07:01
【摘要】:炮烟中毒事故是我国地下金属矿采掘作业中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其发生不仅影响矿山企业正常生产,而且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本文以地下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为研究背景,以采掘面炮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分析了采掘爆破条件对炮烟中有害成分及其变化的诱发规律,分析了采掘面炮烟有害成分时空演化特征,研究了采掘面CO扩散规律,对采掘面通风参数进行优化,并提出采掘面炮烟浓度控制方案。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形成了以下结论:1)地下金属矿掘进巷道浅孔爆破、采场中深孔爆破情况下,装药量、掏槽方式、炮眼尺寸、装药结构、起爆方式、炮眼堵塞情况、围岩性质等爆破条件因素导致2#岩石乳化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在炸药爆炸反应中的氧平衡发生了偏移,诱发了炮烟中CO、NOx等有毒气体产生及成分变化。2)采掘巷道炮烟中粉尘、NOx及CO随时空变化而产生沉降消减或浓度降低的演化特征。自然通风、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采掘空间中CO浓度呈现高斯分布规律,掘进巷道和采场回风出口CO浓度呈现负e指数衰减规律。3)掘进巷道CO气团呈现移动和稀释的耦合效果,拟合发现CO峰值体积浓度随监测点到掘进面距离呈负e指数衰减,掘进巷道断面中CO浓度上高、下低,推导了掘进巷道CO弥散系数计算式,CO弥散系数为0.055m2/s。4)掘进巷道中CO峰值浓度降低到职业接触限值时,通风距离为795 m。通过优化风筒出口位置与供风量,得到掘进面通风优化参数为风筒出门到掘进面距离不大于12.5 m,供风量为3.5 m3/s,并推导了掘进面通风时间与掘进巷道通风距离、风筒口到掘进面距离及供风量之间关系式。5)采场中存在左上角、采场右上角、以及采场下中偏右的无风或微弱风区,该区域CO浓度高、降低速率慢;回风巷道断面中CO浓度呈现上高、下低、左低、右高的分布规律;回风巷道断面中CO体积浓度及梯度均随通风时间增加而减小,CO体积分数衰减呈现负e指数变化规律。6)通过优化采场进风巷道平均风速与局部通风机供风量,得到采场通风优化参数为局部通风机供风量不小于3.0 m3/s,进风巷道平均风速不小于0.6 m/s;构建网络结构为(8,10,1)的采场通风时间BP预测模型。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爆破后采掘面炮烟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为采掘面通风排烟优化、通风时间计算提供参考,为预防炮烟中毒事故提供技术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235.1
【图文】:

中毒事故,炮烟,金属矿山


图2-1金属矿山炮烟中毒事故逡逑本文考察了邋1997-2018年期间我国金属矿山发生35起典型炮烟中毒事故,逡逑对事故等级及发生起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图2-2所示。逡逑-3邋-逡逑

中毒事故,炮烟,金属矿,一般事故


数据来源于网络逡逑图2-2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等级及起数统计逡逑由上图2-2可见,在35起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中,有4起为一般事故,逡逑30起为较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0起特别重大事故。可见,我国的金属矿逡逑炮烟中毒事故以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为主,以较大事故居多。所有的炮烟中逡逑毒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为9人、2人重伤,最少1人(重伤后死亡),平均为逡逑4人,事故单次的伤亡人数不大,但由于发生起数多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逡逑很大。逡逑对以上35起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逡逑下图2-3所示。逡逑A逡逑■风筒失效逦■局部通风机失效■通风时间不足邋■通风系统不完善逡逑■回风天井失效邋■违章行为逦■非法开采逦■柴油机尾气逡逑图2-3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直接原因统计逡逑从上图2-3可见,导致炮烟中毒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布结果:通风时逡逑间不足20次,违章行为6次,局部通风机失效4次,风筒失效、通风系统不逡逑-4-逡逑

中毒事故,炮烟,直接原因,金属矿


逦重大事故逦特别重大事故逡逑数据来源于网络逡逑图2-2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等级及起数统计逡逑由上图2-2可见,在35起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中,有4起为一般事故,逡逑30起为较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0起特别重大事故。可见,我国的金属矿逡逑炮烟中毒事故以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为主,以较大事故居多。所有的炮烟中逡逑毒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为9人、2人重伤,最少1人(重伤后死亡),平均为逡逑4人,事故单次的伤亡人数不大,但由于发生起数多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逡逑很大。逡逑对以上35起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逡逑下图2-3所示。逡逑A逡逑■风筒失效逦■局部通风机失效■通风时间不足邋■通风系统不完善逡逑■回风天井失效邋■违章行为逦■非法开采逦■柴油机尾气逡逑图2-3金属矿炮烟中毒事故直接原因统计逡逑从上图2-3可见,导致炮烟中毒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布结果:通风时逡逑间不足20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怀宇;谢振华;袁俊芳;杜翠凤;;井下炮烟污染控制及炮烟净化[J];有色矿山;1993年05期

2 杨善元;杨永琦;;爆破产生的炮烟的分析与研究[J];爆破;1989年03期

3 谢振华,李怀宇;矿山井下炮烟污染控制的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5年04期

4 谢振华,李怀宇,袁俊芳;矿山井下炮烟污染及其控制研究[J];安全;1995年02期

5 陈友田,吴学秋,张正绵,汪小莉;煤矿炮烟致肺水肿1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5期

6 邢占洋;;炮烟净化技术装备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年06期

7 范志刚;高玉敏;杨文化;李进晓;张理想;汪愉乐;;炮烟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8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2期

8 罗永兴;;中毒预防急性炮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991年01期

9 何磊;;草楼铁矿深部开拓巷道炮烟扩散数值模拟研究[J];河南科技;2010年16期

10 毕文广,王建峰;矿山井下炮烟吸入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殿军;郑海峰;田迎春;马东;;基于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炮烟监控系统[A];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5年

2 韦建华;葛宪民;苏素花;覃政活;王超英;陈捷;;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5例临床救治[A];2008年全国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铁柱;;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图古日格金矿炮烟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余戈;黄洋界上觅炮烟[N];解放军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卫东 杨鹤;树危机意识 连续四年实现安全生产[N];宝鸡日报;2011年

3 记者高文静 通讯员田兵;蒋庄矿在井下设立爆破“氧吧”[N];中国煤炭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杨;金属矿采掘爆破炮烟成分影响因素分析与扩散规律及控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孔令华;地下采场爆破后炮烟扩散规律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年

2 谭香;巷道型采场通风炮烟运动的数值试验[D];广西大学;2012年

3 方鹏;矿山独头巷道炮烟扩散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曾惜;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9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79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