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海原特大地震诱发苏堡村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5:33
   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滑坡灾害,这一地震地质现象对研究黄土地区的滑坡灾害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以海原特大地震诱发的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波速测试、地脉动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统计分析了大型黄土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破坏模式、分布规律、运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苏堡村滑坡为例,分析了形成机理,运用GEO-Studio软件对其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统计了海原特大地震形成的大型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运动特征,总结了大型滑坡破坏模式。按照平面形态、滑坡长度、滑坡宽度、滑坡体积、面积、原始坡度、坡高等指标对大型滑坡进行分类,认为大型滑坡受古地形、微地貌因素控制。2.总结了大型滑坡的破坏模式,将研究区大型地震滑坡划分为震散溃滑、拉裂溃滑、振动剪切、液化-剪切、液化-流滑、复合型六种破坏模式;给出了不同烈度区内大型滑坡数量以及大型滑坡与河流、坡向、坡度、断层距之间的统计关系;给出了大型滑坡运动特征值、地形阻止系数值,和各要素之间的拟合关系式。3.实地调查测试了苏堡村滑坡的特征,复原了原始地貌形态;建立了滑坡地层结构,并通过波速测试,验证了地层结构建立的合理性;探明了滑坡不同部位滑动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滑坡的破坏模式为液化-剪切型;通过地脉动测试,给出斜坡体的卓越周期,测试结果表明滑体与斜坡地脉动测试结果有较大的差异。4.提出了典型滑坡形成机理,并模拟分析斜坡模型动力稳定性。在深入分析斜坡工程地质背景和滑坡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滑坡形成机理,即在地震动作用下斜坡下部发生液化,滑带的抗剪强度降低,牵拉上部土体剪切下滑;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斜坡在静力时的稳定性系数,以及拟静力方法,时程分析方法下的稳定性系数和评价。
【学位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42.22
【部分图文】:

滑坡分布,海原,滑坡分布,烈度


图 1.1 海原特大地震烈度线与滑坡分布(据文献[10],有改动)托“海原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研究”、“海原断裂滑坡持,通过大规模的野外调查查明海原特大地震诱发大型黄规律,选取西吉县震湖乡苏堡村滑坡作为典型地震滑坡进勘察手段,分析其形成机制,探究黄土斜坡动力失稳影响对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的预防,减轻地震滑坡灾害具有。外研究现状及评述08 年汶川地震后,国内外围绕着汶川地震滑坡的发育特征、动力响应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如黄润秋[16殷跃平[19]、乔建平[20]等从汶川地震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应、破坏变形特征、滑坡发育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

地理位置,会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防灾科技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条件2.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概况2.1.1 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甘肃省交界部位(E105.16°,N35.42~E106.°,N36.56°),位于黄土高原西部,东为固原、南接隆德及静宁,西毗会宁、邻海原,六盘山纵延于东,南华山横亘于北,境内黄土丘陵密布,河谷沟岔纵横行政区域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吉县、原州区,甘肃省静宁县、会宁等地,区域面积 13 万余平方公里(图 2.1)。

直方图,西吉县,月平均,降水量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以苏堡村滑坡所在的西吉县为例(图2.2),根据西吉县气象局资料显示[84],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00mm~500mm,降雨量年际变化量大,多雨年份降雨量可达 600mm~700mm,少雨年份降雨量少于 300mm。在一年的降雨中,7、8、9 月三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5.6%。由于雨量较集中,研究区内雨季常发生崩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 2.2 西吉县多年(1958-2008)月平均降水量直方图2.1.3 水文研究区内河流沟岔纵横,比较大的河流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厉河、滥泥河、马莲川河等河流水系(如图 2.3)。清水河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坚;雷天;陈豫津;王平;柴少峰;;黄土斜坡变形失稳破坏特征的振动台模型试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2 李为乐;黄润秋;裴向军;张晓超;张远明;;基于Google Earth的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灾害学;2015年02期

3 袁道阳;雷中生;杨青云;王爱国;谢虹;苏琦;;1879年甘肃武都南8级地震的震灾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4 樊晓一;田述军;段晓冬;张友谊;;地形因子对坡脚型地震滑坡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5 李明;辛鸿博;孙丽敏;;Newmark滑块分析法评价土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工业建筑;2014年S1期

6 吕艳;董颖;冯希杰;李亚哲;彭建兵;;1556年陕西关中华县特大地震地质灾害遗迹发育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2期

7 樊晓一;黄润秋;乔建平;曾耀勋;段晓冬;;未受河流阻止的滑坡水平运动距离与滑坡堵江判别[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年01期

8 彭政奎;裴向军;;海原地震Ⅸ度带内滑坡与地质地貌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车爱兰;吴志坚;彭冬;雷天;陈拓;;黄土斜坡震害面波勘探调查及其动力稳定性分析——以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10 殷志强;陈红旗;褚宏亮;徐永强;赵无忌;;2008年以来中国5次典型地震事件诱发地质灾害主控因素分析[J];地学前缘;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建军;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灾害效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2 张泽林;典型黄土滑坡启动机制及成灾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刘文红;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4 张晓超;地震诱发石碑塬低角度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的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肖克强;地震荷载作用下顺层岩体边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7 袁丽侠;宁夏海原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顺;海原大地震滑坡分布特征及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D];防灾科技学院;2017年

2 任路滨;地震诱发泥流型黄土滑坡形成机理[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3 蒲小武;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失稳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6年

4 赵文琛;强震作用下黄土斜坡动力响应特征与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6年

5 雷天;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的黄土斜坡失稳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4年

6 叶铃;海原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分布规律及运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磊;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8 刘魁;固原市原州区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严文学;甘肃省引洮工程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3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3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