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植被NDVI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发布时间:2021-02-27 02:07
[目的]揭示台湾省陆地植被生态系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响应程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台湾省1998—2018年SPOT/VEGETATION NDVI卫星遥感数据、气象及DEM数据,结合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变化下的台湾省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趋势及区域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 1998—2018年台湾省植被NDVI均值增长率为5.09%;台湾省不同高程范围所占的面积比例差异较大,<500 m区域的面积比例高达52.49%,>3 600 m区域的面积比例仅为0.01%,且NDVI均呈现较低值,分别为0.72和0.73;1998—2018年台湾省海拔除>3 600 m外,其他海拔高程范围NDVI均值增长明显(p<0.001);在500~3 600 m高程范围内,NDVI年均值与气温、降雨相关关系显著(p<0.05)。[结论]海拔越高,植被生长状况对降雨的变化较气温更为敏感。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
2.2.2 偏相关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台湾省植被NDVI时间序列数据的图像分析
3.2 台湾省植被NDVI变化
3.2.1 植被NDVI时间序列变化趋势
3.2.2 植被NDVI垂直变化特征
3.3 植被NDVI海拔梯度差异
3.4 气候变化对台湾省植被NDVI的影响
3.4.1 近35
3.4.2 气温和降雨对NDVI影响的垂直变化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地形梯度上的植被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 马士彬,安裕伦,杨广斌,张勇荣.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5)
[2]近15 a陕西省植被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岳辉,刘英. 干旱区地理. 2019(02)
[3]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王晓利,侯西勇. 地理研究. 2019(04)
[4]2000—2015年阜康林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邢菲,李虎,李建贵,张乃明,陈冬花,刘玉锋,叶春,栗旭升.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1)
[5]2001—201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J]. 轩俊伟,盛建东. 林业资源管理. 2018(06)
[6]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刘家福,马帅,李帅,任春颖,毛德华,张柏. 生态学报. 2018(21)
[7]基于干湿度规律的中国温带城市与区域NDVI空间变化研究[J]. 张雅倩,马俊杰.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8]滇中地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丁文荣.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9]基于Landsat 8数据的干旱监测研究[J]. 荣祁远,何祺胜,刘宝柱.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31)
[10]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研究[J]. 李天祺,朱秀芳,潘耀忠,刘宪锋. 遥感信息. 2015(01)
本文编号:3053518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
2.2.2 偏相关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台湾省植被NDVI时间序列数据的图像分析
3.2 台湾省植被NDVI变化
3.2.1 植被NDVI时间序列变化趋势
3.2.2 植被NDVI垂直变化特征
3.3 植被NDVI海拔梯度差异
3.4 气候变化对台湾省植被NDVI的影响
3.4.1 近35
3.4.2 气温和降雨对NDVI影响的垂直变化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地形梯度上的植被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 马士彬,安裕伦,杨广斌,张勇荣.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5)
[2]近15 a陕西省植被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岳辉,刘英. 干旱区地理. 2019(02)
[3]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王晓利,侯西勇. 地理研究. 2019(04)
[4]2000—2015年阜康林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邢菲,李虎,李建贵,张乃明,陈冬花,刘玉锋,叶春,栗旭升.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1)
[5]2001—201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J]. 轩俊伟,盛建东. 林业资源管理. 2018(06)
[6]1982—2016年东北黑土区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刘家福,马帅,李帅,任春颖,毛德华,张柏. 生态学报. 2018(21)
[7]基于干湿度规律的中国温带城市与区域NDVI空间变化研究[J]. 张雅倩,马俊杰.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8]滇中地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 丁文荣.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9]基于Landsat 8数据的干旱监测研究[J]. 荣祁远,何祺胜,刘宝柱.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31)
[10]环境星NDVI时间序列重构方法研究[J]. 李天祺,朱秀芳,潘耀忠,刘宪锋. 遥感信息. 2015(01)
本文编号:3053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05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