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4:01

  本文关键词: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地质灾害频发,据统计每年由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近年来,随着监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和监测仪器的多样化发展,我国在滑坡监测预报方面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提高了对滑坡等地质灾害预报的成功率,但近十年来的成功预报率平均仅3.76%。本团队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Optic Time Domain Reflection)研发出了复合光纤装置(Composite Optic Fiber Transducer,简称COFT),对复合光纤装置在滑坡监测中的装置性能以及可行性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没有系统提出复合光纤装置在滑坡监测中的预警模型,也没有建立光纤微弯损耗变化值和相对位移量之间预报函数关系以及在滑坡监测中展开试验研究。基于此,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数学拟合、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提出了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建立预报函数,并且在滑坡试验中进行了实时预警监测研究,为后期复合光纤装置的应用和推广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复合光纤装置滑坡监测预警模型,开展了3次纯光纤蝴蝶结微弯调制机构拉伸试验,分析了蝴蝶结宽度变化和光纤位移量之间关系,探讨了光纤微弯损耗值和相对位移量的预报函数关系;(2)利用团队自制的直剪仪开展了6组复合光纤装置灌浆体直剪试验(砂浆比例分别为1:4、1:5、1:6,装置材质分别为PVC塑料板和EPS泡沫),对光纤微弯损耗变化值和相对位移量函数关系的适用范围进行修正,同时与团队之前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修正预报函数的可靠性和合理性;(3)在室内设计大型滑坡试验,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滑移面状态下滑坡变形情况,为后续的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试验中的验证做好准备;(4)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在团队自制的大型模型试验箱中开展了2次滑坡试验,测得滑坡体土样的含水率、重度、c,?等参数。利用复合光纤装置、测斜仪、百分表等对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分析试验数据,为后续的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5)介绍复合光纤装置在滑坡监测中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修正预报函数、监测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检验复合光纤装置预报函数在滑坡监测中的可靠性,分析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使用流程及其实时预警能力,和团队之前复合光纤装置滑坡监测试验对比,探究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可靠性。
【关键词】:滑坡监测 复合光纤装置 预警模型 预报函数 光时域反射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2.2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3
  • 主要符号13-14
  • 1 绪论14-26
  • 1.1 本文研究背景以及意义14-17
  • 1.1.1 本文研究背景14-17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17-23
  • 1.2.1 滑坡监测研究现状17-18
  • 1.2.2 光电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18-21
  • 1.2.3 复合光纤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展望21-23
  • 1.3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23-25
  • 1.3.1 本文主要内容24
  •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24-25
  • 1.4 本章小结25-26
  • 2 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的建立26-46
  • 2.1 光纤传感原理26-28
  • 2.1.1 光纤传感技术基础26-27
  • 2.1.2 光纤微弯损耗监测原理27-28
  • 2.2 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构成28-29
  • 2.3 基于光纤蝴蝶结试验的预报函数建立29-36
  • 2.3.1 试验目的29
  • 2.3.2 试验材料和设备29-31
  • 2.3.3 试验步骤31-32
  • 2.3.4 试验结果及分析32-35
  • 2.3.5 建立预报函数35-36
  • 2.4 基于灌浆体直剪试验的预报函数修正36-44
  • 2.4.1 试验目的36-37
  • 2.4.2 试验材料和设备37
  • 2.4.3 试验步骤37-38
  • 2.4.4 试验结果及分析38-42
  • 2.4.5 预报函数修正及验证42-44
  • 2.5 本章小结44-46
  • 3 滑坡试验的数值模拟46-60
  • 3.1 模型试验设计及准备46-51
  • 3.1.1 模拟箱以及边坡设计46-48
  • 3.1.2 测量系统设计48-50
  • 3.1.3 加载方案设计50-51
  • 3.2 FLAC3D建模及模拟分析51-58
  • 3.2.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51-52
  • 3.2.2 接触面和结构单元52-54
  • 3.2.3 施加荷载54-55
  • 3.2.4 两种滑移面情况的模拟分析55-58
  • 3.3 本章小结58-60
  • 4 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的试验验证60-76
  • 4.1 第一次模型试验60-65
  • 4.1.1 边坡模型建立60-61
  • 4.1.2 监测仪器设备安装、连接与调试61-63
  • 4.1.3 试验过程63-64
  • 4.1.4 试验结果与分析、改进64-65
  • 4.2 第二次模型试验65-73
  • 4.2.1 试验准备以及过程65-66
  • 4.2.2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66-73
  • 4.3 本章小结73-76
  • 5 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可靠性分析76-88
  • 5.1 复合光纤装置及其滑坡监测工作原理76-79
  • 5.2 复合光纤装置预报函数可靠性分析79-85
  • 5.2.1 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79-81
  • 5.2.2 修正预报函数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81-84
  • 5.2.3 三者之间对比分析84-85
  • 5.3 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可靠性分析85-87
  • 5.4 本章小结87-88
  • 6 结论与展望88-90
  • 6.1 结论88
  • 6.2 展望88-90
  • 致谢90-92
  • 参考文献92-96
  • 附录96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晓岚,涂亚庆;滑坡监测方法及新进展[J];中国仪器仪表;2001年03期

2 张青;史彦新;林君;;时间域反射法用于滑坡监测的试验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晏小明,蔡耀军,王秋明,,张进保;滑坡监测预测预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1期

4 郑万模;用变形体系论点指导滑坡监测工作[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4期

5 刘悦;李永树;;浅谈滑坡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测绘;2013年05期

6 吴金桂;319国道龙岩市新罗区龙门考塘滑坡监测初步探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S1期

7 康东玲,余京生,张红秀;欧洲滑坡监测与预测新进展[J];湖北地矿;2002年04期

8 韩建设;岩土工程中滑坡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述[J];西北水电;2002年02期

9 成伟,赵超英;特殊条件下滑坡监测网的优化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周平根;滑坡监测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桃;王俊超;冯光柳;万蓉;;顾及降雨诱因的滑坡监测三维GIS系统的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2 夏耶;;干涉雷达滑坡监测关键技术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七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邓德润;;新滩滑坡监测系统的研究[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4 叶青;赵全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监测几个问题的探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黄家然;;李家峡水电站水库滑坡监测成果分析[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6 王传先;时湘江;吕国娟;马艳飞;;测量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7 陆新;王凯;;凉水井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李昂;侯圣山;韩冰;周平根;;基于北斗一号数据传输的滑坡监测系统构建[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潘新;杨爱明;;重庆宝塔滑坡监测中GPS技术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青;史彦新;朱汝烈;;TDR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滑坡监测预测新技术研究告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2 通讯员 夏杰 唐晓萍;重庆研发启用区县级精细化滑坡监测预报系统[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访谈专家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高工 刘东;滑坡监测与工程建设同步[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郭启锋 李忠;探工所研发系列地灾监测仪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曾冰 通讯员 黄华;省政府对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一月一督查[N];恩施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俊青;面向滑坡监测的多源异构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王朝阳;滑坡监测预报效果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勇;湘西高速公路滑坡监测关键技术及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浩;基于RIA/JavaScript技术的高速公路滑坡监测预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5年

2 林保罗;基于TDR技术的滑坡监测系统研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钟全金;基于激光点云的滑坡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熊涛;WSN定位算法及其滑坡监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王春华;复杂事件处理在滑坡监测传感器数据集成研究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曹阳威;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7 陈健;协作式微波高精度测距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元元;基于PHP的滑坡实时监测数据网上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郑勇;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陈起传;WSN技术在滑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复合光纤装置预警模型在滑坡监测中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07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