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惯容负刚度动力吸振器的梁响应最小化

发布时间:2021-04-08 20:16
  提出了两种新型的被动振动控制结构,即含有惯容器和负刚度的动力吸振器振动控制结构,并抑制梁的横向振动。在只考虑一阶模态函数情况下,使用固定点理论推导出了这两种新型动力吸振器的最优控制参数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将两种不同的基于惯容负刚度的新型动力吸振器(模型1和模型2)分别与传统动力吸振器在不同质量比下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基于惯容负刚度的动力吸振器比传统动力吸振器对梁的振动控制更有效。对于质量比小的情况,模型2比模型1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但是,质量比或者惯容质量比较大时,会导致模型2的最优负刚度比大于0,此时模型2的最优参数不适用。此外,还简要讨论了质量比和惯性质量比对最优系统参数的影响。 

【文章来源】:振动与冲击. 2020,39(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惯容负刚度动力吸振器的梁响应最小化


最小化最大位移对比

模型图,模型,横向,负刚度


式中: y(x,t)为梁的横向位移; EI为梁的弯曲刚度; ρ为梁单位长度的质量; qd(t)为吸振器的位移; δ(·)为狄克拉函数; k,m,kn,c和b分别为弹簧刚度,吸振器质量,负刚度,阻尼和惯容系数。当采用模态分析法时,梁的横向位移可以近似展开成

曲线,幅值,曲线,参数优化


当 μ=0.1,d=0,1,? 1 (a)= 2 时,应用式(13),可以给出最优参数下的幅值曲线,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达到优化目的。2 模型2的减振结构和参数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地式三要素型动力吸振器性能分析[J]. 邢子康,申永军,李向红.  力学学报. 2019(05)
[2]基于惯容-弹簧-阻尼的结构减振研究[J]. 李壮壮,申永军,杨绍普,唐建花,邢海军.  振动工程学报. 2018(06)
[3]含负刚度元件的三要素型动力吸振器的参数优化[J]. 王孝然,申永军,杨绍普,邢海军.  振动工程学报. 2017(02)
[4]接地式三要素型动力吸振器的H∞优化[J]. 王孝然,申永军,杨绍普.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6(05)
[5]一种含负刚度元件的新型动力吸振器的参数优化[J]. 彭海波,申永军,杨绍普.  力学学报. 2015(02)
[6]基于动力学模型与参数优化的ISD悬架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J]. 杜甫,毛明,陈轶杰,王亚军,张亚峰.  振动与冲击. 2014(06)
[7]基于二元件ISD结构隔振机理的车辆被动悬架设计与性能研究[J]. 陈龙,杨晓峰,汪若尘,黄晨,沈钰杰.  振动与冲击. 2013(06)
[8]惯容器模型结构探索[J]. 聂佳梅,张孝良,江浩斌,陈龙.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2(01)
[9]基于负刚度原理的结构隔震效果分析[J]. 纪晗,熊世树,袁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本文编号:3126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26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