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白龙江流域甘家沟泥石流风险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4:47
  针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潜在风险,以白龙江流域甘家沟为例,探索了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泥石流危险区划、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主要内容。采用FLO-2D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度;通过遥感解译和承灾体价值核算分析,并结合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承灾体受损概率,得到承灾体易损度。将危险度和易损度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研究区风险区划,同时对各类承灾体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的损失价值分别为31 849. 21万元、34 886. 50万元和39 125. 87万元。从20年到100年一遇条件下,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分别增加2. 44倍和3. 92倍。 

【文章来源】:泥沙研究. 2020,4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白龙江流域甘家沟泥石流风险评估研究


研究区泥石流及物源分布

泥石流,灾害,频率


(7)未来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重现周期主要受控于泥石流的临界降雨量,同时不同降雨的雨强对泥石流的堆积范围及冲出量也将产生影响,故开展不同降雨频率下甘家沟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将表3和表4各相关参数输入FLO-2D模型,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未有人为干预,取得的计算结果较为真实可靠。依此方法对甘家沟进行模拟,参考文献[6]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分级分类标准,将模拟得到泥石流强度指数在arcgis平台进行叠加,最终得到不同降雨频率的泥石流危险性分区结果图(图2),即单沟尺度的泥石流危险度。用精度系数Ia验证甘家沟泥石流沟在50 a一遇降雨条件(即1984年“8.3”甘家沟泥石流灾害)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5]。Ia的区间位于0~1,当Ia越接近1时,表明该模拟结果越准确,通过模拟结果可得甘家沟泥石流模拟面积Am为1.146 km2,泥石流实际堆积面积Ar为1.213 km2,实际与模拟的重叠面积Ao为0.883 km2。根据公式(2)可得模拟精度系数Ia为74.9%,满足模拟精度要求。

承灾体,遥感,解译


2.3.1 承灾体识别及易损性指标确定易损性评价首先对承灾体进行识别和分类,主要包括对评价区的资料收集分析、实地调查、遥感解译、大比例地形测绘等内容。在对甘家沟评价区承灾体研究中,以收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人口分布资料为基础,以1∶1万的高分辨率遥感或1∶2 000的摄影测量影像分析为先导,以实地调查核实为主要手段的承灾体识别原则。主要核实内容包括:人口分布、建筑物、公路、土地利用等4大类(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研究现状与趋势[J]. 蔡向阳,铁永波.  灾害学. 2016(04)
[2]基于数值模拟的泥石流灾害定量风险评价[J]. 黄勋,唐川.  地球科学进展. 2016(10)
[3]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 刘光旭,戴尔阜,吴绍洪,吴文祥.  地理科学进展. 2012(03)
[4]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以四川省丹巴县城为例[J]. 许强,张一凡,陈伟.  地质通报. 2010(05)
[5]不同容重的泥石流淤积厚度计算方法研究[J]. 余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02)
[6]根据泥石流沉积物计算泥石流容重的方法研究[J]. 余斌.  沉积学报. 2008(05)
[7]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象的城市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估[J]. 唐川,张军,万石云,周春花.  地理科学. 2006(03)
[8]城市泥石流风险评价探讨[J]. 唐川,朱静.  水科学进展. 2006(03)
[9]基于数值模拟的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方法[J]. 胡凯衡,韦方强.  自然灾害学报. 2005(01)
[10]泥石流危险性动量分区方法与应用[J]. 韦方强,胡凯衡,J.L.Lopez,崔鹏.  科学通报. 2003(03)



本文编号:313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3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