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地裂缝成因机理及活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10:01
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质灾害,给众多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带来了困难和经济损失,尤以位于临潼—长安断裂带上盘的西安市为甚。而在该断裂带内,同样存在与西安地裂缝特征相似的长安地裂缝,它们目前或出露于地表,或隐伏于地下。为防患于未然,研究长安地裂缝的成因机理、活动特征和诱发因素,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西安地裂缝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两方面对长安地裂缝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出发,研究在渭河盆地的拉伸构造环境中,受临潼—长安断裂带控制,断裂带内地裂缝形成的机理和分布活动特征;另一方面从人类工程活动出发,探讨抽取地下水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临潼—长安断裂带的伸展运动,随着上盘沿断裂面向下滑移,在重力作用下,上部地层发生了补偿性塌陷,出现了反倾正断层,这可能是地裂缝形成的雏形。考虑实际人类工程活动,依据临潼—长安断裂带内的地层结构,模拟了抽取地下水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地裂缝的存在,使得地层中水头下降的幅度在其两侧不同,上下盘地层的沉降出现差异,从而加剧了地裂缝的活动。其中,抽水井处于上盘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大于其处于下盘;抽水井距离地裂...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地裂缝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裂缝研究现状
1.2.3 长安地裂缝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渭河盆地地质背景
2.1 渭河盆地基本特征
2.1.1 深、浅部构造特征
2.1.2 应力场变化及现今运动
2.2 盆地内断裂构造
2.2.1 分布情况
2.2.2 断裂与地裂缝
2.3 盆地内的地裂缝
2.3.1 成因类型
2.3.2 活动分布规律
第三章 临潼—长安断裂带与长安地裂缝的关系
3.1 临潼—长安断裂带分布及活动特征
3.1.1 平面分布
3.1.2 深部构造
3.1.3 活动特征
3.1.4 断裂伴生构造分析
3.2 长安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3.2.1 平面分布
3.2.2 典型长安地裂缝发育特征
3.3 基于数值模拟的长安地裂缝形成机理
3.3.1 模型建立
3.3.2 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抽取地下水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1 抽水对地裂缝活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土体固结理论
4.1.2 地裂缝对抽水沉降的影响
4.2 模型建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标准工况
4.3.2 抽水井与地裂缝距离对其活动的影响
4.3.3 抽水井深度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3.4 地层差异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典型段地面沉降分层标观测及数值模拟[J]. 王启耀,彭建兵,蒋臻蔚,滕宏泉. 岩土力学. 2014(11)
[2]西安地铁四号线沿线长安地裂缝研究[J]. 李忠生,高虎艳,宋彦辉,李新生,邓国华,朱宝山. 土木工程学报. 2013(08)
[3]渭河盆地深部构造活动的地裂缝孕育机理[J]. 邓亚虹,彭建兵,慕焕东,李丽,孙振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2)
[4]长安地裂缝带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J]. 宋彦辉,李忠生.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06)
[5]渭河盆地地裂缝群发机理及东、西部地裂缝分布不均衡构造成因研究[J]. 张勤,瞿伟,彭建兵,王庆良,李振洪.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8)
[6]地裂缝活动对Q3残积古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 王颖,宋彦辉,李忠生,李新生. 灾害学. 2012(03)
[7]临潼—长安断裂带内地裂缝特征[J]. 宋彦辉,李忠生,李新生,高虎艳,邓国华,蒋军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02)
[8]抽水作用下先期断裂对地裂缝的影响研究[J]. 蒋臻蔚,彭建兵,王启耀. 工程地质学报. 2010(05)
[9]临潼-长安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基于人工地震探测结果分析[J]. 苗康运.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06)
[10]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成因分析[J]. 李新生,王静,王万平,李忠生,张福忠,彭建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05)
博士论文
[1]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D]. 任隽.长安大学 2012
[2]渭河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 何红前.长安大学 2011
[3]西安地裂缝形成的区域稳定动力学背景研究[D]. 王卫东.长安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1723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地裂缝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裂缝研究现状
1.2.3 长安地裂缝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渭河盆地地质背景
2.1 渭河盆地基本特征
2.1.1 深、浅部构造特征
2.1.2 应力场变化及现今运动
2.2 盆地内断裂构造
2.2.1 分布情况
2.2.2 断裂与地裂缝
2.3 盆地内的地裂缝
2.3.1 成因类型
2.3.2 活动分布规律
第三章 临潼—长安断裂带与长安地裂缝的关系
3.1 临潼—长安断裂带分布及活动特征
3.1.1 平面分布
3.1.2 深部构造
3.1.3 活动特征
3.1.4 断裂伴生构造分析
3.2 长安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3.2.1 平面分布
3.2.2 典型长安地裂缝发育特征
3.3 基于数值模拟的长安地裂缝形成机理
3.3.1 模型建立
3.3.2 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抽取地下水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1 抽水对地裂缝活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土体固结理论
4.1.2 地裂缝对抽水沉降的影响
4.2 模型建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标准工况
4.3.2 抽水井与地裂缝距离对其活动的影响
4.3.3 抽水井深度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3.4 地层差异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典型段地面沉降分层标观测及数值模拟[J]. 王启耀,彭建兵,蒋臻蔚,滕宏泉. 岩土力学. 2014(11)
[2]西安地铁四号线沿线长安地裂缝研究[J]. 李忠生,高虎艳,宋彦辉,李新生,邓国华,朱宝山. 土木工程学报. 2013(08)
[3]渭河盆地深部构造活动的地裂缝孕育机理[J]. 邓亚虹,彭建兵,慕焕东,李丽,孙振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2)
[4]长安地裂缝带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J]. 宋彦辉,李忠生.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06)
[5]渭河盆地地裂缝群发机理及东、西部地裂缝分布不均衡构造成因研究[J]. 张勤,瞿伟,彭建兵,王庆良,李振洪.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8)
[6]地裂缝活动对Q3残积古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 王颖,宋彦辉,李忠生,李新生. 灾害学. 2012(03)
[7]临潼—长安断裂带内地裂缝特征[J]. 宋彦辉,李忠生,李新生,高虎艳,邓国华,蒋军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02)
[8]抽水作用下先期断裂对地裂缝的影响研究[J]. 蒋臻蔚,彭建兵,王启耀. 工程地质学报. 2010(05)
[9]临潼-长安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基于人工地震探测结果分析[J]. 苗康运.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06)
[10]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成因分析[J]. 李新生,王静,王万平,李忠生,张福忠,彭建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05)
博士论文
[1]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D]. 任隽.长安大学 2012
[2]渭河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 何红前.长安大学 2011
[3]西安地裂缝形成的区域稳定动力学背景研究[D]. 王卫东.长安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1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7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