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小药量岩石爆破损伤评价方法及装置
发布时间:2021-05-15 02:30
爆破损伤的定量评价一直是工程爆破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自主设计研发了一种主动围压与边界约束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室内小试件爆破时的边界约束和炮孔封堵效果不佳带来的冲孔问题。基于CT扫描和三维重构,提出了爆破后岩石损伤度的测试及计算方法来定量评价和分析室内小药量爆破岩石试件后的损伤破裂程度。利用该装置和方法开展不同相对围压条件下小药量室内红砂岩的爆破试验,进行爆后试件的CT扫描和CT图片的二值化处理,基于Mimics10.01重构了岩石试件,发现重构的模型和真实的爆后试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最后计算了分形维数和损伤度,发现分形维数和损伤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本研究可为爆破损伤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文章来源】:矿业科学学报. 2020,5(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爆炸加载试验装置及操作流程
1.1 主动围压与边界约束装置
1.2 试件准备
1.3 试验流程
2 实例展示
2.1 不同围压下的红砂岩爆破试验
2.2 CT扫描
2.3 CT图片信息提取
2.4 试件的三维重构
2.5 爆生裂隙的损伤描述
2.6 爆破损伤度计算
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孔爆破切顶对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胡涛,侯公羽,李子祥,李柱和,谢冰冰,陈建鹏,崔永科. 矿业科学学报. 2019(04)
[2]爆炸作用下介质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J]. 杨仁树,许鹏. 煤炭学报. 2017(12)
[3]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机理及应用[J]. 宋俊生,王雁冰,高祥涛,杨国梁,岳中文. 矿业科学学报. 2016(01)
[4]地下工程施工爆破围岩损伤分区研究[J]. 唐红梅,周云涛,廖云平. 振动与冲击. 2015(23)
[5]三轴压缩煤岩三维裂隙CT图像重构及体分形维研究[J]. 李果,张茹,徐晓炼,张艳飞. 岩土力学. 2015(06)
[6]高地应力下隧道围岩动力损伤分析[J]. 杨栋,李海波,夏祥,罗超文,李卫兵. 岩土力学. 2013(S2)
[7]基于图像检索技术的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CT描述[J]. 王彦琪,冯增朝,郭红强,赵东. 岩土力学. 2013(09)
[8]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体爆破损伤试验研究[J]. 朱和玲,周科平,张亚民,田坤,李杰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7)
[9]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J]. 祝文化,明锋,宋成梓. 岩土力学. 2011(10)
[10]地质雷达探测偏压隧道围岩松动圈的研究与应用[J]. 郭亮,李俊才,张志铖,成守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本文编号:3186772
【文章来源】:矿业科学学报. 2020,5(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爆炸加载试验装置及操作流程
1.1 主动围压与边界约束装置
1.2 试件准备
1.3 试验流程
2 实例展示
2.1 不同围压下的红砂岩爆破试验
2.2 CT扫描
2.3 CT图片信息提取
2.4 试件的三维重构
2.5 爆生裂隙的损伤描述
2.6 爆破损伤度计算
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孔爆破切顶对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胡涛,侯公羽,李子祥,李柱和,谢冰冰,陈建鹏,崔永科. 矿业科学学报. 2019(04)
[2]爆炸作用下介质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J]. 杨仁树,许鹏. 煤炭学报. 2017(12)
[3]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机理及应用[J]. 宋俊生,王雁冰,高祥涛,杨国梁,岳中文. 矿业科学学报. 2016(01)
[4]地下工程施工爆破围岩损伤分区研究[J]. 唐红梅,周云涛,廖云平. 振动与冲击. 2015(23)
[5]三轴压缩煤岩三维裂隙CT图像重构及体分形维研究[J]. 李果,张茹,徐晓炼,张艳飞. 岩土力学. 2015(06)
[6]高地应力下隧道围岩动力损伤分析[J]. 杨栋,李海波,夏祥,罗超文,李卫兵. 岩土力学. 2013(S2)
[7]基于图像检索技术的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CT描述[J]. 王彦琪,冯增朝,郭红强,赵东. 岩土力学. 2013(09)
[8]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体爆破损伤试验研究[J]. 朱和玲,周科平,张亚民,田坤,李杰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7)
[9]爆破荷载作用下岩体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J]. 祝文化,明锋,宋成梓. 岩土力学. 2011(10)
[10]地质雷达探测偏压隧道围岩松动圈的研究与应用[J]. 郭亮,李俊才,张志铖,成守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本文编号:3186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18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