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防护TiC/a-C∶H纳米复合薄膜的耐腐蚀性能
发布时间:2021-05-27 09:36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TiC/a-C∶H纳米复合薄膜,并研究了TiC/a-C∶H纳米复合薄膜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结果表明薄膜表面光滑且薄膜结构均匀致密。Raman光谱和XRD测试结果表明,薄膜具有纳米晶TiC镶嵌非晶碳基质的典型纳米复合微结构。通过测量薄膜的静态接触角分析薄膜的润湿性,不锈钢表面沉积TiC/a-C∶H纳米复合薄膜后疏水性能明显提高,水接触角高达98°。电化学腐蚀测试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沉积TiC/a-C∶H纳米复合薄膜体系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自腐蚀电位约为-0.09V,腐蚀电流密度为2.43×10-8 A·cm-2,与无薄膜防护的裸露不锈钢相比,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文章来源】:材料导报. 2016,30(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碳基薄膜中自形成纳米多层结构的研究进展[J]. 王伟奇,吉利,宋惠,李红轩,周惠娣,陈建敏. 材料导报. 2015(15)
[2]超疏水表面技术在腐蚀防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钱鸿昌,李海扬,张达威. 表面技术. 2015(03)
[3]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阳极材料影响研究[J]. 何洋洋,张贵锋,侯晓多,孙兆明,保安佳. 材料导报. 2014(S1)
[4]碳化、氮化与碳氮化对316LVM不锈钢微动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J]. 刘静,钱林茂,董汉山,Joseph Buhagiar. 摩擦学学报. 2009(05)
[5]Ti掺杂对a-C:H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马国佳,张晓囡,武洪臣,张华芳,彭丽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09)
[6]不锈钢表面高温热处理氧化皮的常温去除机理研究[J]. 朱立群,李敏伟,王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7(04)
[7]医用不锈钢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J]. 刘成龙,杨大智,邓新绿,齐民. 硅酸盐学报. 2005(05)
[8]不锈钢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 熊云龙,娄延春,刘新峰. 热加工工艺. 2005(05)
[9]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的进展[J]. 刘福春,石玉敏,韩恩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207336
【文章来源】:材料导报. 2016,30(S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碳基薄膜中自形成纳米多层结构的研究进展[J]. 王伟奇,吉利,宋惠,李红轩,周惠娣,陈建敏. 材料导报. 2015(15)
[2]超疏水表面技术在腐蚀防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钱鸿昌,李海扬,张达威. 表面技术. 2015(03)
[3]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阳极材料影响研究[J]. 何洋洋,张贵锋,侯晓多,孙兆明,保安佳. 材料导报. 2014(S1)
[4]碳化、氮化与碳氮化对316LVM不锈钢微动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J]. 刘静,钱林茂,董汉山,Joseph Buhagiar. 摩擦学学报. 2009(05)
[5]Ti掺杂对a-C:H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马国佳,张晓囡,武洪臣,张华芳,彭丽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09)
[6]不锈钢表面高温热处理氧化皮的常温去除机理研究[J]. 朱立群,李敏伟,王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7(04)
[7]医用不锈钢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J]. 刘成龙,杨大智,邓新绿,齐民. 硅酸盐学报. 2005(05)
[8]不锈钢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 熊云龙,娄延春,刘新峰. 热加工工艺. 2005(05)
[9]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的进展[J]. 刘福春,石玉敏,韩恩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207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20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