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密度函数的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滑坡时空格局变化
发布时间:2021-06-15 23:03
为探究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核心区滑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以Google Earth 0.55 m分辨率的2005、2009、2015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调查,建立滑坡数据库,在ArcGIS 10.2平台上计算滑坡点的最邻近指数、K函数曲线及密度分布。结果显示:1)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2005、2009、2015年的滑坡数量分别为184、337和285个,对应最邻近指数为0.556、0.603、0.628;最显著聚集的空间尺度为1 000 m,从聚集向离散分布转变的空间尺度阈值分别为2.9、3.9、3.6 km。2) 3个年份滑坡点高密度区占比逐渐增加(2.3%→5.8%→8.3%),中密度区占比亦逐渐增大(15.7%→21.8%→27.9%),低密度区占比逐渐减小(82.0%→72.5%→66.8%)。3)需要重点防范滑坡灾害风险的区域为森林区的西段和东段,村寨区的多依树、硐浦、勐品、水卜龙等地,以及阿勐控河和碧猛河流域内的梯田区。综上,研究区2005-2015年滑坡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人类活动对地表景观干预程度不断加大,滑坡灾害风险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热带地理. 2020,4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的位置及行政村分布
滑坡发生后滑坡体与周围块体发生相对位移,坡面原本的结构特征、纹理及阴影等发生改变,往往形成特殊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如其一般呈开口向下的簸箕形、倒舌形等,而在滑坡壁上的地形突然变得陡倾,地物原本的纹理发生改变;同时无乔灌草等覆盖,颜色也有较大差别,表现为滑坡壁的颜色较浅,周围颜色较深,浅色的滑坡壁在平面上呈现一定的弧形(王恭先,2004)。因此在2005、2009、2015年的Google Earth 0.55 m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首先根据遥感光学特征提取植被裸露地方,然后根据形态等特征剔除非滑坡地方,解译时如果前一时段已进行标记,则不重复记录。将上述解译的滑坡点与影像图叠加后打印出来,在各滑坡点附近村寨请村民进行确认,最终得到研究区2005、2009、2015年的滑坡点分别为184、337、285个,滑坡体的平均面积为1 236、1 750、2 150m2(图2)。2.2 方法
研究区3个时段滑坡点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性,其中2005年最大滑坡点密度为16.4个/km2(图4-a),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分水岭西段森林区,另外从全福庄至坝达、胜村到多依树、小瓦遮两段的村寨区亦有较多滑坡点分布。2009年的最大滑坡点密度为20.2个/km2(图4-b),与2005年相比,哀牢山分水岭西段森林区滑坡点密度依然较高,且有向南边的阿勐控河流域梯田区扩散的趋势,而沿土锅寨至小瓦遮公路一线,除核桃寨周边滑坡点密度依然较高外,其他路段的滑坡密度已明显减小;除此之外,处于哀牢山分水岭东段森林区的朵普、泡竹寨以及处于梯田区的高程与平寨之间的平寨河流域和硐浦、一碗水之间的碧猛河流域,滑坡点密度明显增加。2015年(图4-c)的最大滑坡点密度小于2005和2009年,为15.1个/km2,在滑坡点密度空间分布上呈现多中心分布的特点。其中在2005和2009年2个时段中密度较高的哀牢山分水岭西段森林区,其密度逐渐变小,但有向土锅寨及箐口一带扩散的趋势;而朵普、泡竹寨的滑坡点密度在增大,平寨河流域的滑坡得到控制,但在本尼倮、裸铺、主鲁等区域出现小规模的聚集分布。另外在靠近新街的水卜龙、棕匹寨等地出现了新的高密度中心,阿勐控河流域和碧猛河流域的中、高密度区在扩张,二者通过沿村寨区修建的公路连为一个整体。图4 2005、2009和2015年滑坡核密度分布
本文编号:3231872
【文章来源】:热带地理. 2020,40(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的位置及行政村分布
滑坡发生后滑坡体与周围块体发生相对位移,坡面原本的结构特征、纹理及阴影等发生改变,往往形成特殊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如其一般呈开口向下的簸箕形、倒舌形等,而在滑坡壁上的地形突然变得陡倾,地物原本的纹理发生改变;同时无乔灌草等覆盖,颜色也有较大差别,表现为滑坡壁的颜色较浅,周围颜色较深,浅色的滑坡壁在平面上呈现一定的弧形(王恭先,2004)。因此在2005、2009、2015年的Google Earth 0.55 m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首先根据遥感光学特征提取植被裸露地方,然后根据形态等特征剔除非滑坡地方,解译时如果前一时段已进行标记,则不重复记录。将上述解译的滑坡点与影像图叠加后打印出来,在各滑坡点附近村寨请村民进行确认,最终得到研究区2005、2009、2015年的滑坡点分别为184、337、285个,滑坡体的平均面积为1 236、1 750、2 150m2(图2)。2.2 方法
研究区3个时段滑坡点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性,其中2005年最大滑坡点密度为16.4个/km2(图4-a),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分水岭西段森林区,另外从全福庄至坝达、胜村到多依树、小瓦遮两段的村寨区亦有较多滑坡点分布。2009年的最大滑坡点密度为20.2个/km2(图4-b),与2005年相比,哀牢山分水岭西段森林区滑坡点密度依然较高,且有向南边的阿勐控河流域梯田区扩散的趋势,而沿土锅寨至小瓦遮公路一线,除核桃寨周边滑坡点密度依然较高外,其他路段的滑坡密度已明显减小;除此之外,处于哀牢山分水岭东段森林区的朵普、泡竹寨以及处于梯田区的高程与平寨之间的平寨河流域和硐浦、一碗水之间的碧猛河流域,滑坡点密度明显增加。2015年(图4-c)的最大滑坡点密度小于2005和2009年,为15.1个/km2,在滑坡点密度空间分布上呈现多中心分布的特点。其中在2005和2009年2个时段中密度较高的哀牢山分水岭西段森林区,其密度逐渐变小,但有向土锅寨及箐口一带扩散的趋势;而朵普、泡竹寨的滑坡点密度在增大,平寨河流域的滑坡得到控制,但在本尼倮、裸铺、主鲁等区域出现小规模的聚集分布。另外在靠近新街的水卜龙、棕匹寨等地出现了新的高密度中心,阿勐控河流域和碧猛河流域的中、高密度区在扩张,二者通过沿村寨区修建的公路连为一个整体。图4 2005、2009和2015年滑坡核密度分布
本文编号:3231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23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