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三江流域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发布时间:2021-06-20 14:12
青藏高原东南三江流域横跨青藏高原东南的高山峡谷区与藏北高原区,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差异大,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强烈,致使该区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灾害链特征显著,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安全、重要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利用遥感解译确定青藏高原东南三江流域滑坡灾害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探讨滑坡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oogleEarth影像,结合现场调查进行滑坡灾害的遥感解译,得到滑坡灾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采用分辨率为90 m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得到研究区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坡向、相对高差栅格图层。以1∶500 000地质图的地层岩性为基础,进行岩组划分并栅格化形成地层岩组栅格图层;以1∶500 000地质图中的主要断层为基础并与1∶1 500 000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图中的主要断裂进行整编,并进行缓冲区分析形成与主要断裂的距离图层。根据1∶1 500 000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图获得研究区大地构造单元图层。对上述栅格图层分别进行分带、分类后与滑坡灾害空间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以滑坡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为依据绘制直方图,...
【文章来源】: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52(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震构造
研究区累计解译面积不小于0.001 km2的滑坡灾害60 315处,其中,金沙江25 476处,澜沧江15 359处,怒江19 480处(图2)。值得指出的是,研究区绝大部分地区Google Earth影像清晰,但少数地段(约占研究区面积3%)影像分辨率较差,导致该类地段滑坡灾害难以详细解译,有待于影像更新后进一步完善。尽管存在上述缺陷,目前的解译成果能够反映研究区滑坡灾害的总体规律。根据遥感解译和现场验证结果,研究区滑坡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变形体等3种类型。其中:滑坡共有58 945处,占总数97.73%;崩塌957处,占总数1.59%;变形体413处,占总数0.68%(表1)。由此可见,研究区滑坡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崩塌灾害次之。由于研究区滑坡灾害数量众多,现场调查难以完整估计各类滑坡灾害的体积,故仅以滑坡灾害的面积进行统计(表1)。研究区最大滑坡面积为5.56 km2,面积大于1 km2的滑坡272处,0.1~1.0 km2的滑坡13 537处;最大崩塌面积为2.08 km2,面积大于1 km2的崩塌3处,0.1~1.0 km2的崩塌291处;最大变形体面积为2.52 km2,面积大于1 km2的变形体23处,0.1~1.0 km2的变形体212处。
1)堆积层滑坡。研究区崩塌堆积、冲洪积、冰碛及坡残积分布广泛,为堆积层滑坡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图3(a)即为典型的堆积层滑坡,堆积体系碎裂灰岩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高位滑动,形成堆积层滑坡。2)冻融泥流/蠕滑。研究区总体海拔高,冻融作用显著,为山地型和高原型冻融泥流/蠕滑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高原型冻融泥流/蠕滑一般指在海拔高程超过4 300 m的低缓高原面上,由于永久冻土上部1~3 m深度内受气候变暖、降雨增加的影响,致使该深度内土的含水量增加、冻土融化后沿下伏永久冻土顶部发生泥流或蠕滑变形。山地型冻融泥流/蠕滑一般发生在山区海拔高度超过3 800 m的斜坡或地形低洼地带,季节冻融作用显著,在冻融作用下高含水量的坡残积、崩塌堆积体顺坡发生泥流/蠕滑变形。图3(b)为发生于坡残积土中的山地型冻融泥流,图3(c)为由于冻融作用而产生的坡残积层蠕滑变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J]. 冯文凯,张国强,白慧林,周玉龙,许强,郑光. 工程地质学报. 2019(02)
[2]堰塞金沙江上游的白格滑坡形成机制与过程分析[J]. 邓建辉,高云建,余志球,谢和平.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9(01)
[3]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白格两次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分析研究[J]. 许强,郑光,李为乐,何朝阳,董秀军,郭晨,冯文凯.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6)
[4]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J]. 姚檀栋,陈发虎,崔鹏,马耀明,徐柏青,朱立平,张凡,王伟财,艾丽坤,杨晓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9)
[5]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可可西里地貌及区划研究[J]. 许丽,李江海,刘持恒,崔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6]青藏高原东缘理塘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 郭长宝,杜宇本,佟元清,张永双,张广泽,张敏,任三绍. 地质通报. 2016(08)
[7]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J]. 张永双,郭长宝,姚鑫,杨志华,吴瑞安,杜国梁. 地球学报. 2016(03)
[8]金沙江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发育分布规律[J]. 范雷,张琪.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3)
[9]青藏高原东南缘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及其动力学特征与机制[J]. 吴中海,龙长兴,范桃园,周春景,冯卉,杨振宇,仝亚博. 地质通报. 2015(01)
[10]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J]. 邓起东,程绍平,马冀,杜鹏.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7)
本文编号:3239348
【文章来源】: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52(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震构造
研究区累计解译面积不小于0.001 km2的滑坡灾害60 315处,其中,金沙江25 476处,澜沧江15 359处,怒江19 480处(图2)。值得指出的是,研究区绝大部分地区Google Earth影像清晰,但少数地段(约占研究区面积3%)影像分辨率较差,导致该类地段滑坡灾害难以详细解译,有待于影像更新后进一步完善。尽管存在上述缺陷,目前的解译成果能够反映研究区滑坡灾害的总体规律。根据遥感解译和现场验证结果,研究区滑坡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变形体等3种类型。其中:滑坡共有58 945处,占总数97.73%;崩塌957处,占总数1.59%;变形体413处,占总数0.68%(表1)。由此可见,研究区滑坡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崩塌灾害次之。由于研究区滑坡灾害数量众多,现场调查难以完整估计各类滑坡灾害的体积,故仅以滑坡灾害的面积进行统计(表1)。研究区最大滑坡面积为5.56 km2,面积大于1 km2的滑坡272处,0.1~1.0 km2的滑坡13 537处;最大崩塌面积为2.08 km2,面积大于1 km2的崩塌3处,0.1~1.0 km2的崩塌291处;最大变形体面积为2.52 km2,面积大于1 km2的变形体23处,0.1~1.0 km2的变形体212处。
1)堆积层滑坡。研究区崩塌堆积、冲洪积、冰碛及坡残积分布广泛,为堆积层滑坡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图3(a)即为典型的堆积层滑坡,堆积体系碎裂灰岩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高位滑动,形成堆积层滑坡。2)冻融泥流/蠕滑。研究区总体海拔高,冻融作用显著,为山地型和高原型冻融泥流/蠕滑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高原型冻融泥流/蠕滑一般指在海拔高程超过4 300 m的低缓高原面上,由于永久冻土上部1~3 m深度内受气候变暖、降雨增加的影响,致使该深度内土的含水量增加、冻土融化后沿下伏永久冻土顶部发生泥流或蠕滑变形。山地型冻融泥流/蠕滑一般发生在山区海拔高度超过3 800 m的斜坡或地形低洼地带,季节冻融作用显著,在冻融作用下高含水量的坡残积、崩塌堆积体顺坡发生泥流/蠕滑变形。图3(b)为发生于坡残积土中的山地型冻融泥流,图3(c)为由于冻融作用而产生的坡残积层蠕滑变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J]. 冯文凯,张国强,白慧林,周玉龙,许强,郑光. 工程地质学报. 2019(02)
[2]堰塞金沙江上游的白格滑坡形成机制与过程分析[J]. 邓建辉,高云建,余志球,谢和平.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9(01)
[3]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白格两次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分析研究[J]. 许强,郑光,李为乐,何朝阳,董秀军,郭晨,冯文凯.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6)
[4]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J]. 姚檀栋,陈发虎,崔鹏,马耀明,徐柏青,朱立平,张凡,王伟财,艾丽坤,杨晓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9)
[5]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可可西里地貌及区划研究[J]. 许丽,李江海,刘持恒,崔鑫.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6]青藏高原东缘理塘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 郭长宝,杜宇本,佟元清,张永双,张广泽,张敏,任三绍. 地质通报. 2016(08)
[7]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J]. 张永双,郭长宝,姚鑫,杨志华,吴瑞安,杜国梁. 地球学报. 2016(03)
[8]金沙江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发育分布规律[J]. 范雷,张琪.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3)
[9]青藏高原东南缘弧形旋扭活动构造体系及其动力学特征与机制[J]. 吴中海,龙长兴,范桃园,周春景,冯卉,杨振宇,仝亚博. 地质通报. 2015(01)
[10]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J]. 邓起东,程绍平,马冀,杜鹏.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7)
本文编号:3239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23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