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态冰预冷处理对甜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9 20:55
为探究流态冰预冷处理对甜玉米的品质影响,本实验采用流态冰对采后新鲜甜玉米进行预冷处理,测定在0℃贮藏期间甜玉米感官指数、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维生素C(Vc)含量等生理指标,并结合电子舌和电子鼻,探究流态冰处理甜玉米对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库预冷相比,流态冰处理可以维持贮藏期间甜玉米的的外观品质至28 d;缓解甜玉米TSS、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淀粉、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的降解,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减缓甜玉米气味和口感的变化。因此运用流态冰预冷技术处理可以有效的保持甜玉米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文章来源】:制冷学报. 2020,41(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流态冰对甜玉米皱缩率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TSS)主要是可溶性糖,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甜玉米的品质和商品价值,是判断甜玉米贮藏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24]。由图4可知流态冰处理组和CK组的TSS含量在贮藏期间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流态冰处理组的TSS含量始终高于CK组。TSS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甜玉米的呼吸有关,呼吸代谢活动旺盛,自身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TSS含量下降[25],贮藏前14 d,CK组甜玉米的温度高于流态冰处理组,甜玉米呼吸较旺盛,TSS被大量消耗,此时两组差异显著(P<0.05)。之后甜玉米TSS含量上升,这是因为失水所引起的[26],CK组甜玉米失水较为严重,所以从第14 d后,TSS含量大幅度上升,但仍低于流态冰处理组。实验表明,流态冰处理可以延缓TSS含量的下降,延缓甜玉米贮藏期间的品质的下降。2.5 流态冰处理对甜玉米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感官指数的评定是判断甜玉米品质及其质量最直观的指标,也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象的关键因素[23],甜玉米在较低的贮藏温度下能够保持较高的食用品质。如图2所示,甜玉米在贮藏期间,其感官指数呈下降趋势,从贮藏第7 d开始,流态冰处理组的感官指数明显高于CK组,第14 d后,流态冰处理组与CK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贮藏第21 d后,流态冰处理组的甜玉米颗粒饱满,籽粒排列整齐,CK组的甜玉米籽粒缺水较明显,颗粒排列较为松散。贮藏第28 d,流态冰组甜玉米商品价值仍然较好,此时CK组甜玉米商品价值较低。实验表明流态冰处理可以延长甜玉米的贮藏期,有效维持贮藏期间甜玉米的外观品质。图2 流态冰对甜玉米感官指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电子舌技术的啤酒口感评价及其滋味信息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 刘佳,黄淑霞,余俊红,胡淑敏,杨朝霞,黄树丽,张宇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2)
[2]电子鼻/舌融合技术的信阳毛尖茶品质检测[J]. 邹光宇,王万章,王淼森,肖焱中,张红梅. 食品科学. 2019(10)
[3]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运输振动后尖椒贮藏品质的影响[J]. 徐冬颖,刘婧,左进华,高丽朴,王清.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9)
[4]不同预冷温度对采后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J]. 梁芸志,陈存坤,吴昊,董成虎,潘映鸿,王成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3)
[5]鲜切西兰花减压预处理的保鲜研究[J]. 钱骅,陈美龄,陈斌,黄晓德,朱羽尧,赵伯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03)
[6]葡萄糖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芽菜芥子油苷积累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苗慧莹,陈浩,常嘉琪,王梦雨,张芬,孙勃,汪俏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03)
[7]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J]. 刘晨霞,乔勇进,黄宇斐,王晓,甄凤元,朱忠南,程朝辉,钱彪. 农产品加工. 2017(12)
[8]模拟运输振动胁迫对宜宾茵红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J]. 陈豫,胡伟,王宇,郑朝娟.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1)
[9]甜玉米速冻保鲜工艺[J]. 张照坤,孙爱国,崔心燕. 中国果菜. 2016(06)
[10]大蒜/肉桂精油复配PE膜对双孢菇的保鲜研究[J]. 张洪军,潘艳娟,王建清.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5(04)
本文编号:3310041
【文章来源】:制冷学报. 2020,41(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流态冰对甜玉米皱缩率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TSS)主要是可溶性糖,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甜玉米的品质和商品价值,是判断甜玉米贮藏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24]。由图4可知流态冰处理组和CK组的TSS含量在贮藏期间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流态冰处理组的TSS含量始终高于CK组。TSS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甜玉米的呼吸有关,呼吸代谢活动旺盛,自身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TSS含量下降[25],贮藏前14 d,CK组甜玉米的温度高于流态冰处理组,甜玉米呼吸较旺盛,TSS被大量消耗,此时两组差异显著(P<0.05)。之后甜玉米TSS含量上升,这是因为失水所引起的[26],CK组甜玉米失水较为严重,所以从第14 d后,TSS含量大幅度上升,但仍低于流态冰处理组。实验表明,流态冰处理可以延缓TSS含量的下降,延缓甜玉米贮藏期间的品质的下降。2.5 流态冰处理对甜玉米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感官指数的评定是判断甜玉米品质及其质量最直观的指标,也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象的关键因素[23],甜玉米在较低的贮藏温度下能够保持较高的食用品质。如图2所示,甜玉米在贮藏期间,其感官指数呈下降趋势,从贮藏第7 d开始,流态冰处理组的感官指数明显高于CK组,第14 d后,流态冰处理组与CK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贮藏第21 d后,流态冰处理组的甜玉米颗粒饱满,籽粒排列整齐,CK组的甜玉米籽粒缺水较明显,颗粒排列较为松散。贮藏第28 d,流态冰组甜玉米商品价值仍然较好,此时CK组甜玉米商品价值较低。实验表明流态冰处理可以延长甜玉米的贮藏期,有效维持贮藏期间甜玉米的外观品质。图2 流态冰对甜玉米感官指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电子舌技术的啤酒口感评价及其滋味信息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 刘佳,黄淑霞,余俊红,胡淑敏,杨朝霞,黄树丽,张宇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2)
[2]电子鼻/舌融合技术的信阳毛尖茶品质检测[J]. 邹光宇,王万章,王淼森,肖焱中,张红梅. 食品科学. 2019(10)
[3]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运输振动后尖椒贮藏品质的影响[J]. 徐冬颖,刘婧,左进华,高丽朴,王清.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9)
[4]不同预冷温度对采后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J]. 梁芸志,陈存坤,吴昊,董成虎,潘映鸿,王成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3)
[5]鲜切西兰花减压预处理的保鲜研究[J]. 钱骅,陈美龄,陈斌,黄晓德,朱羽尧,赵伯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03)
[6]葡萄糖和茉莉酸甲酯对芥蓝芽菜芥子油苷积累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苗慧莹,陈浩,常嘉琪,王梦雨,张芬,孙勃,汪俏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03)
[7]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J]. 刘晨霞,乔勇进,黄宇斐,王晓,甄凤元,朱忠南,程朝辉,钱彪. 农产品加工. 2017(12)
[8]模拟运输振动胁迫对宜宾茵红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J]. 陈豫,胡伟,王宇,郑朝娟.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1)
[9]甜玉米速冻保鲜工艺[J]. 张照坤,孙爱国,崔心燕. 中国果菜. 2016(06)
[10]大蒜/肉桂精油复配PE膜对双孢菇的保鲜研究[J]. 张洪军,潘艳娟,王建清.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5(04)
本文编号:3310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1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