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图认知的复杂电气产品外观设计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29 22:38
受功能结构等多重约束和功能导向设计理念影响,复杂电气产品外观设计更关注工程技术的合理性和功能表达的完整性,易忽略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体验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分析该类产品外观设计意图产生模式和用户意图认知模式,总结意图认知中存在的3个问题:用户认知创新与失真导致意图超出与缺漏、设计师与用户的认知差异导致语义鸿沟、用户单纯化认知导致理解障碍。针对性提出复杂电气产品的3项外观设计策略:基于质量功能配置法(QFD)的用户认知前置、构建延续性与差异性并存的外观设计特征库、以用户认知和工程约束共性特征为引导的族群收敛,以在技术约束基础上实现用户对设计意图信息的获取和情感的满足,进而提升该类产品外观设计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图学学报.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复杂电气产品外观设计意图产生过程
意图演化指将获取的设计意图进行推演,形成较优的概念草案,需充分考虑功能和工程约束,感性发散与理性收敛相结合[11]。意图演化过程包括图像解释和草案推敲:设计师以“用户特征”、“使用情境”、“核心特征”和“工程约束”为主要内容,对设计方向与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图像解释,确定外观设计的核心语义;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形成具有发散性和广度的概念草图,依据关键词进行草图推敲,得到具有一定收敛性和深度的概念草案。以落地配电柜为例,其图像解释见表2。该落地柜包括户内、户外2种,两者在核心功能、操作方式、整体尺寸等方面基本一致,在眉头尺寸、元件布置、防护等级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提高设计效率,草图推敲以户外落地柜为对象,待概念草案确定后,再将外观要素特征延伸至户内落地柜进行进一步收敛。户外落地柜草图推敲思路见表3,推敲方案如图2所示。1.3 意图生成
意图生成指对概念草案进行评估与修正,得到最终的设计意图,表征为产品外观的各要素特征及相互关系[12]。意图生成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在把握好产品深层次属性要求基础上,结合功能结构、加工工艺等要求,通过评审和优化持续收敛,与用户和专家不断交流、与工程技术人员反复协调,甚至在局部细节处再创造,寻找有限范围内的最优方案,形成产品最终的视觉形象,引导用户认知,以传递设计目标中的认知语义。以前述配电柜为例,将图2中推敲所得户外落地柜外观设计草案进行细节调整,并将要素特征延伸至户内落地柜,并推敲其元件布置、logo位置、腰线配色等细节,如图3所示。最终完成落地配电柜的外观设计意图如图4所示。图4 落地配电柜外观设计意图
本文编号:3310189
【文章来源】:图学学报. 2020,4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复杂电气产品外观设计意图产生过程
意图演化指将获取的设计意图进行推演,形成较优的概念草案,需充分考虑功能和工程约束,感性发散与理性收敛相结合[11]。意图演化过程包括图像解释和草案推敲:设计师以“用户特征”、“使用情境”、“核心特征”和“工程约束”为主要内容,对设计方向与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图像解释,确定外观设计的核心语义;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形成具有发散性和广度的概念草图,依据关键词进行草图推敲,得到具有一定收敛性和深度的概念草案。以落地配电柜为例,其图像解释见表2。该落地柜包括户内、户外2种,两者在核心功能、操作方式、整体尺寸等方面基本一致,在眉头尺寸、元件布置、防护等级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提高设计效率,草图推敲以户外落地柜为对象,待概念草案确定后,再将外观要素特征延伸至户内落地柜进行进一步收敛。户外落地柜草图推敲思路见表3,推敲方案如图2所示。1.3 意图生成
意图生成指对概念草案进行评估与修正,得到最终的设计意图,表征为产品外观的各要素特征及相互关系[12]。意图生成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在把握好产品深层次属性要求基础上,结合功能结构、加工工艺等要求,通过评审和优化持续收敛,与用户和专家不断交流、与工程技术人员反复协调,甚至在局部细节处再创造,寻找有限范围内的最优方案,形成产品最终的视觉形象,引导用户认知,以传递设计目标中的认知语义。以前述配电柜为例,将图2中推敲所得户外落地柜外观设计草案进行细节调整,并将要素特征延伸至户内落地柜,并推敲其元件布置、logo位置、腰线配色等细节,如图3所示。最终完成落地配电柜的外观设计意图如图4所示。图4 落地配电柜外观设计意图
本文编号:3310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1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