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喷射器结构改进及制冷应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0-19 07:07
  为了使喷射器适应更广的运行范围、获得更佳的引射率或升压比,从结构改进入手提升喷射器性能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现有喷射器结构改进在设计、模拟和制冷应用层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首先,对喷射器结构改进设计中应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归纳;其后从几何特征和流变特性两方面,对结构改进后的喷射器模拟研究进行了汇总,梳理了喷嘴出口位置、喷针位置和混合室长度等结构要素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结构改进喷射器应用于制冷领域中的代表性实验研究也进行了回顾。文章对喷射器结构改进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可服务该领域内工程实践的深化。 

【文章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34(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喷射器结构改进及制冷应用的研究进展


喷射器结构图

喷射器,优化方法,面积


根据现有研究情况,将喷射器的结构改进方法分为以下两条技术路线,见图2。(1)变型线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主体变型线和喷针变型线。喷射器主体变型线,即根据喷射器内部流体流动情况,确定喷射器截面的面积,以减弱或消除激波,提升喷射器性能;喷针变型线,即采用等面积比设计变型线喷针,使喷嘴出口与喉部面积比恒定,减小等面积喷嘴的不可逆损失;

喷射器,设计方法


目前,喷射器结构改进包括变型线和可调式两种。变型线喷射器主要涉及的模型为等马赫数梯度模型、动量变化率恒定模型和变面积渐缩-渐扩喷嘴模型。喷射器结构改进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对比,见图3。然而,可调式结构优化喷射器的研究有待进行,以完善设计方法,优化调控策略和提高喷射器性能。3.1 变型线喷射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喷射制冷循环研究[J]. 谈莹莹,王林.  太阳能学报. 2016(02)
[2]喷射器结构改进方法及其CFD分析[J]. 郭建,沈恒根,梁珍,孙明明.  低温与超导. 2009(01)

博士论文
[1]基于临界圆的二维喷射器模型构建及流动机理研究[D]. 祝银海.西安交通大学 2009
[2]双元工质在喷射制冷系统中循环机理的研究[D]. 张于峰.天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喷射器结构优化设计新方法及激波特性分析[D]. 谢超许.广西大学 2019
[2]低温余热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喷射式发电制冷系统优化研究[D]. 解西敏.重庆大学 2016
[3]可调式喷射器的性能计算分析与结构设计[D]. 张琨.大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4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44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