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基疏水/亲油材料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3:49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油的需求逐年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海上石油泄露,工业废油以及生活含油废水等污染等问题。其中污染物中的油组分大多具有毒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水体、生态甚至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此外,在油田开采后期,往往采用注水方式驱油,该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悬浮油水乳液,这就增加了油品回收的难度。因此,面对亟待解决的油水分离问题,科研工作者们从材料表面浸润特性出发,通过调控材料表面的化学组分和表面粗糙度制备出具有特殊浸润性的油水分离材料。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来源广泛,经济环保的天然植物纤维基材为原料,设计制备了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或油水分离装置,用于解决水体中的油污染问题和含水废油的油品提纯回收问题,最终实现以废治废甚至油品提纯回收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研究这些特殊浸润性功能材料或装置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表现,探究其中基本的科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对这些材料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本论文主要以材料表面润湿特性、材料油水分离特性以及材料普适性三个方面展开,内容如下:(1)疏水/亲油磁性木粉复合材料。综合考虑成本和环保性两个方面,我们以杨木粉为原料基材,制...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3接触角示意图[4244】??Fi.?1?-?3?Schematic?of?the?contact?anle??
?1.绪论???中性原T?瞬时偶极矩?色散力(London?Force)??0? ̄?二-??、诱导力(Induction?Force)?取向力(Dipole-dipole?Force)」??图1-4范德瓦尔兹力示意图丨4^8】??Fig.?1?-?4?Schematic?of?the?Van?der?Waals?force??色散力(非极性分子,瞬时偶极矩):任何分子相互靠拢时,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使分子之间产生相互靠近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来自于色散力,色散力又被称为伦敦力,主要与分子变形性有关。??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极性的影晌而发生电子云变形从而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之间相互吸引,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同性??偶极相斥,异性偶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a?n?r??s?A??——p.—?lT两….??Vl7?fa?fa??液体???二?'?..??h?^?b2? ̄?>??f乂?I??图1-5?(a)液滴任意点处受力示意图(b)液滴表面张力示意图??Fig.?1?-?5?Diagram?of?(a)?the?force?analysis?at?any?point?of?the?droplet?and?(b)
?1.绪论???中性原T?瞬时偶极矩?色散力(London?Force)??0? ̄?二-??、诱导力(Induction?Force)?取向力(Dipole-dipole?Force)」??图1-4范德瓦尔兹力示意图丨4^8】??Fig.?1?-?4?Schematic?of?the?Van?der?Waals?force??色散力(非极性分子,瞬时偶极矩):任何分子相互靠拢时,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使分子之间产生相互靠近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来自于色散力,色散力又被称为伦敦力,主要与分子变形性有关。??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极性的影晌而发生电子云变形从而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之间相互吸引,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同性??偶极相斥,异性偶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a?n?r??s?A??——p.—?lT两….??Vl7?fa?fa??液体???二?'?..??h?^?b2? ̄?>??f乂?I??图1-5?(a)液滴任意点处受力示意图(b)液滴表面张力示意图??Fig.?1?-?5?Diagram?of?(a)?the?force?analysis?at?any?point?of?the?droplet?and?(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白藜芦醇还原特性的银基纳米载体制备及肿瘤细胞杀伤效应评价[J]. 成杰伟,黄赛朋,温惠云,许宁侠,刘先宁,肖湘华,李文帅,薛伟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8(04)
[2]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领域中的应用[J]. 温艳. 科技资讯. 2013(34)
[3]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 陈俊,王振辉,王玮,毅男,张旺,尚文,张荻,邓涛. 中国材料进展. 2013(07)
[4]具有特殊浸润性的仿生智能纳米界面材料[J]. 江雷. 科学观察. 2007(05)
[5]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J]. 李永德,杨颖霞. 中国胶粘剂. 2003(02)
博士论文
[1]亲油疏水型海绵和膜基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辈辈.上海大学 2016
[2]超亲水超疏油复合网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袁腾.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超疏水聚氨酯(PU)海绵的制备及油水分离特性研究[D]. 祝青.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4]生物改性木质纤维素材料制备溢油吸附剂的特性和机理研究[D]. 彭丹.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超疏水/超亲油不锈钢滤网涂层的制备及表面润湿性研究[D]. 杨浩.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大庆油田含油污水及含油污泥生化/物化处理技术研究[D]. 陈忠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生物质基功能化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王浩.石河子大学 2018
[2]特殊浸润性生物质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上的应用[D]. 张文博.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单组份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 高立俊.广东工业大学 2013
[4]废旧织物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可行性研究[D]. 靳琳芳.东华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48593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3接触角示意图[4244】??Fi.?1?-?3?Schematic?of?the?contact?anle??
?1.绪论???中性原T?瞬时偶极矩?色散力(London?Force)??0? ̄?二-??、诱导力(Induction?Force)?取向力(Dipole-dipole?Force)」??图1-4范德瓦尔兹力示意图丨4^8】??Fig.?1?-?4?Schematic?of?the?Van?der?Waals?force??色散力(非极性分子,瞬时偶极矩):任何分子相互靠拢时,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使分子之间产生相互靠近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来自于色散力,色散力又被称为伦敦力,主要与分子变形性有关。??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极性的影晌而发生电子云变形从而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之间相互吸引,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同性??偶极相斥,异性偶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a?n?r??s?A??——p.—?lT两….??Vl7?fa?fa??液体???二?'?..??h?^?b2? ̄?>??f乂?I??图1-5?(a)液滴任意点处受力示意图(b)液滴表面张力示意图??Fig.?1?-?5?Diagram?of?(a)?the?force?analysis?at?any?point?of?the?droplet?and?(b)
?1.绪论???中性原T?瞬时偶极矩?色散力(London?Force)??0? ̄?二-??、诱导力(Induction?Force)?取向力(Dipole-dipole?Force)」??图1-4范德瓦尔兹力示意图丨4^8】??Fig.?1?-?4?Schematic?of?the?Van?der?Waals?force??色散力(非极性分子,瞬时偶极矩):任何分子相互靠拢时,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使分子之间产生相互靠近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来自于色散力,色散力又被称为伦敦力,主要与分子变形性有关。??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极性的影晌而发生电子云变形从而产生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固有偶极之间相互吸引,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同性??偶极相斥,异性偶极相吸,两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互相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a?n?r??s?A??——p.—?lT两….??Vl7?fa?fa??液体???二?'?..??h?^?b2? ̄?>??f乂?I??图1-5?(a)液滴任意点处受力示意图(b)液滴表面张力示意图??Fig.?1?-?5?Diagram?of?(a)?the?force?analysis?at?any?point?of?the?droplet?and?(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白藜芦醇还原特性的银基纳米载体制备及肿瘤细胞杀伤效应评价[J]. 成杰伟,黄赛朋,温惠云,许宁侠,刘先宁,肖湘华,李文帅,薛伟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8(04)
[2]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领域中的应用[J]. 温艳. 科技资讯. 2013(34)
[3]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 陈俊,王振辉,王玮,毅男,张旺,尚文,张荻,邓涛. 中国材料进展. 2013(07)
[4]具有特殊浸润性的仿生智能纳米界面材料[J]. 江雷. 科学观察. 2007(05)
[5]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J]. 李永德,杨颖霞. 中国胶粘剂. 2003(02)
博士论文
[1]亲油疏水型海绵和膜基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辈辈.上海大学 2016
[2]超亲水超疏油复合网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袁腾.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超疏水聚氨酯(PU)海绵的制备及油水分离特性研究[D]. 祝青.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4]生物改性木质纤维素材料制备溢油吸附剂的特性和机理研究[D]. 彭丹.华南理工大学 2013
[5]超疏水/超亲油不锈钢滤网涂层的制备及表面润湿性研究[D]. 杨浩.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大庆油田含油污水及含油污泥生化/物化处理技术研究[D]. 陈忠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生物质基功能化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王浩.石河子大学 2018
[2]特殊浸润性生物质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上的应用[D]. 张文博.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单组份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 高立俊.广东工业大学 2013
[4]废旧织物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可行性研究[D]. 靳琳芳.东华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48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54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