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21-12-23 14:25
当下,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决定我国能否实现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其中,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提高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具有直接、显性、现实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让教师在思想上重视教学,将提高教学能力转变为教师的自我诉求和行动自觉是根本之道。完成这样的思想转变无疑需要有效的理论指引,在相关的诸多理论中,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明了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和价值取向,从工程人才培养角度规制和明确了工科教师的教育能力。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耦合工科青年教师学科属性与思维认知,可摆脱惯常的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理论的弊端,易于被工科青年教师认知,利于激发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源动力。树立和践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进路:不断深化教师角色认同,生成提高教学能力的内生动力;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奠定提升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破除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偏误...
【文章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工程教育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诉求
三、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树立和践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
(一)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动力,深化教师角色认同,催生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行动自觉
(二)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引领,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奠定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石
(三)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导向,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破解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实践偏误
(四)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引,强化做实校本培训,夯实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外在支撑
四、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型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讨[J]. 徐伟丽,何胜华,杨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3)
[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其突破[J]. 黎琼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2)
[3]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生成:具身认知的视角[J]. 王会亭. 高教探索. 2018(07)
[4]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J]. 韩延伦,刘若谷. 教育研究. 2018(05)
[5]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逻辑生成[J]. 苏强,王国银,谭梓琳,张东. 教育研究. 2018(04)
[6]高等工程教育转型与工科专业建设的实践逻辑[J]. 马廷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7]多元学术观视角下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发展[J]. 王成,张泳. 江苏高教. 2017(08)
[8]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朝.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1)
[9]论政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兼谈大工程观背景下的工程教育发展[J]. 秦艳芬.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4)
[10]我国高校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研究[J]. 胡欣,石菲,王孙禺. 中国大学教学. 2016(08)
本文编号:3548645
【文章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工程教育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诉求
三、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树立和践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
(一)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动力,深化教师角色认同,催生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行动自觉
(二)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引领,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奠定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石
(三)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导向,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破解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实践偏误
(四)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引,强化做实校本培训,夯实地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外在支撑
四、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型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讨[J]. 徐伟丽,何胜华,杨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3)
[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其突破[J]. 黎琼锋.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2)
[3]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生成:具身认知的视角[J]. 王会亭. 高教探索. 2018(07)
[4]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J]. 韩延伦,刘若谷. 教育研究. 2018(05)
[5]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逻辑生成[J]. 苏强,王国银,谭梓琳,张东. 教育研究. 2018(04)
[6]高等工程教育转型与工科专业建设的实践逻辑[J]. 马廷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7]多元学术观视角下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发展[J]. 王成,张泳. 江苏高教. 2017(08)
[8]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李朝.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1)
[9]论政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兼谈大工程观背景下的工程教育发展[J]. 秦艳芬.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4)
[10]我国高校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研究[J]. 胡欣,石菲,王孙禺. 中国大学教学. 2016(08)
本文编号:3548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54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