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4-27 18:37
为实现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特点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特色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提升工程素养。以期通过该课程的在线教学改革实现工程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基于“新工科”工程思维培养的在线教学设计
2 在线教学实施过程
2.1 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保证学生有的放矢
2.2 课中有序组织教学,实现知识内化
2.3 课后保证学习的延续性,进行知识巩固拓展
2.4 教书又育人,线上教学融思政
3 教学反思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以《照明工程》课程为例[J]. 侯振华,尚金钊,唐琳,张辉. 高教学刊. 2020(17)
[2]新工科驱动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 钟琦,杜春涛,严深海,尹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03)
[3]新工科浪潮下四段式混合教学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为例[J]. 薛山,江文辉,李变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0)
[4]渐进-反馈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究——以《行业应用技术》为例[J]. 程龙. 高教学刊. 2020(07)
[5]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弹性力学有限单元理论及工程应用》为例[J]. 刘学文,王旭,罗素云,翁文涤,孟征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4)
[6]“以学生为中心”的液压传动与控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王俊飞,唐克岩,朱里红,佘占蛟.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06)
[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焊接工程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蔡淑娟,李涌泉. 山东化工. 2019(05)
[8]新工科理念下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王喆,孙涛,宋轶民,杨玉虎. 机械设计. 2018(S2)
[9]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 陈慧,陈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64897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基于“新工科”工程思维培养的在线教学设计
2 在线教学实施过程
2.1 课前明确教学目标,保证学生有的放矢
2.2 课中有序组织教学,实现知识内化
2.3 课后保证学习的延续性,进行知识巩固拓展
2.4 教书又育人,线上教学融思政
3 教学反思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以《照明工程》课程为例[J]. 侯振华,尚金钊,唐琳,张辉. 高教学刊. 2020(17)
[2]新工科驱动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 钟琦,杜春涛,严深海,尹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03)
[3]新工科浪潮下四段式混合教学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为例[J]. 薛山,江文辉,李变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0)
[4]渐进-反馈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究——以《行业应用技术》为例[J]. 程龙. 高教学刊. 2020(07)
[5]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弹性力学有限单元理论及工程应用》为例[J]. 刘学文,王旭,罗素云,翁文涤,孟征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4)
[6]“以学生为中心”的液压传动与控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王俊飞,唐克岩,朱里红,佘占蛟.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9(06)
[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焊接工程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蔡淑娟,李涌泉. 山东化工. 2019(05)
[8]新工科理念下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王喆,孙涛,宋轶民,杨玉虎. 机械设计. 2018(S2)
[9]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 陈慧,陈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648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64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