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红层地区顺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07:41
西南地区的红层地层是著名的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因特殊的构造和岩性组合特征,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触发大规模群发性滑坡,导致成为典型的易滑地层。对滑坡灾害红层地区顺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对于地质环境地灾防治包括治理方案设计、实施会起到支持,可作为该类型灾害减灾防灾的理论依据。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缓倾顺层岩质滑坡区域地质条件
1.1 气象水文
1.2 地形地貌特征
1.3 地层岩性特征
2 降雨诱发缓倾顺层岩质滑坡的成因机理
2.1 地下水的力学作用
2.2 地下水的物理作用
2.3 成因机理分析
(1) 蠕滑-拉裂破坏模式。
(2) 平推-滑移破坏模式。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东红层地区降雨入渗模式与岩质滑坡成因机制研究[J]. 李江,许强,王森,刘汉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2)
[2]红层缓倾岩质斜坡地下水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苗朝,石胜伟,谢忠胜,张涛. 人民长江. 2016(18)
[3]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J]. 殷跃平. 工程地质学报. 2005(02)
硕士论文
[1]大巴山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 尉壮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本文编号:370785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缓倾顺层岩质滑坡区域地质条件
1.1 气象水文
1.2 地形地貌特征
1.3 地层岩性特征
2 降雨诱发缓倾顺层岩质滑坡的成因机理
2.1 地下水的力学作用
2.2 地下水的物理作用
2.3 成因机理分析
(1) 蠕滑-拉裂破坏模式。
(2) 平推-滑移破坏模式。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东红层地区降雨入渗模式与岩质滑坡成因机制研究[J]. 李江,许强,王森,刘汉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2)
[2]红层缓倾岩质斜坡地下水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苗朝,石胜伟,谢忠胜,张涛. 人民长江. 2016(18)
[3]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J]. 殷跃平. 工程地质学报. 2005(02)
硕士论文
[1]大巴山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 尉壮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本文编号:3707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70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