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采地下水引发的区域地面沉降动态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6 18:27
文章立足于危险性、易损性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的思想体系,重点从较难定量化的危险性评价和综合风险的动态评估两方面展开,形成一套更完整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为科学防治超采地下水区地面沉降提供更合理的动态分析依据。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思路
1.1 危险性评价
1.1.1 评价指标筛选
1.1.2 沉降滞时研究
1.1.3 指标权重确定
1.1.4 评价模型
1.1.5 危险性评价
1.2 易损性评价
1.3 综合风险动态评估
2 动态风险评估指标的量化
3 本溪地区超采地下水风险动态风险评估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地下水及地面沉降量变化分析
3.3 风险评估指标权重及归一化指数计算
3.4 不同开采量下区域地面沉降风险动态评估结果
3.5 不同地下水超采比重下地面沉降风险动态评估结果
3.6 不同地下水超采比重下地面沉降速率分析结果
4 防患策略分析
4.1 通过回灌地下水来逐步抬升发生沉降的地面高度
4.2 加大区域地表水的调水力度
4.3 加大环境成本经济政策的力度措施
4.4 加强区域地下水的监督和管理
5 结语
本文编号:374427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思路
1.1 危险性评价
1.1.1 评价指标筛选
1.1.2 沉降滞时研究
1.1.3 指标权重确定
1.1.4 评价模型
1.1.5 危险性评价
1.2 易损性评价
1.3 综合风险动态评估
2 动态风险评估指标的量化
3 本溪地区超采地下水风险动态风险评估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地下水及地面沉降量变化分析
3.3 风险评估指标权重及归一化指数计算
3.4 不同开采量下区域地面沉降风险动态评估结果
3.5 不同地下水超采比重下地面沉降风险动态评估结果
3.6 不同地下水超采比重下地面沉降速率分析结果
4 防患策略分析
4.1 通过回灌地下水来逐步抬升发生沉降的地面高度
4.2 加大区域地表水的调水力度
4.3 加大环境成本经济政策的力度措施
4.4 加强区域地下水的监督和管理
5 结语
本文编号:3744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74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