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改性疏水苎麻纤维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0 23:33
以苎麻材料为基底,聚多巴胺(PDA)为粘结层,将低表面能物质正十二硫醇粘合于苎麻纤维表面制得疏水苎麻纤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疏水苎麻纤维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2 h、p H为9. 5、多巴胺质量浓度为4 mg/m L。利用电镜、红外光谱与接触角测量仪探究材料的微观变化与疏水性能,结果表明,疏水基团成功地粘结到材料的表面,最佳制备条件下改性材料的静态水接触角达148°,多次重复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疏水效果。改性材料对柴油、豆油、润滑油与原油的吸附倍率较原材料分别提高了1. 46、1. 89、2. 45、2. 84倍,且改性材料在保油性方面表现良好。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改性方法
1.3 实验优化
1.4 材料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疏水苎麻纤维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温度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2 时间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3缓冲液pH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4 多巴胺质量浓度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5 正交实验
2.2 电镜(SEM)分析
2.3 红外(FT-IR)分析
2.4 吸油倍率变化
2.5 保油性能测试
2.6 重复利用率
3 结论
本文编号:378893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改性方法
1.3 实验优化
1.4 材料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制备疏水苎麻纤维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温度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2 时间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3缓冲液pH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4 多巴胺质量浓度对改性苎麻疏水效果的影响
2.1.5 正交实验
2.2 电镜(SEM)分析
2.3 红外(FT-IR)分析
2.4 吸油倍率变化
2.5 保油性能测试
2.6 重复利用率
3 结论
本文编号:3788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78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