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肖家沟泥石流物源演变及冲出规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1 19:49
为研究强震区泥石流流域内物源演化特征并预测其冲出规模特征,以映秀镇肖家沟为研究对象,利用搜集到的4期高清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结合ArcGIS技术对肖家沟流域内的崩滑体进行详细的解译。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其震后多年间的物源演变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未来3~5 a间,在没有强降雨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肖家沟的物源状态会持续呈现衰减趋势,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但现场调查表明:现阶段沟内仍存有大量沟道物源及少量崩滑物源,而且该沟的地貌在地震、山洪、泥石流的下切冲蚀作用下,更有利于水动力条件的形成,进而诱发物源的起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雨强,因此在持续性强降雨的作用下仍有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仍需要加强泥石流的预警、防治及活动性预测等研究工作。运用FLO-2D软件模拟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泥石流的冲出特征,结果显示:在5%,2%的降雨频率条件下,肖家沟泥石流将造成河流的部分淤塞,但均不会造成堵江,而在1%的降雨频率的条件下将造成堵江。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377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肖家沟概况
肖家沟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图1),岷江支流渔子溪左岸,沟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6′20″,北纬31°04′32″,距“5·12”大地震震中仅4.5km,属于沟谷泥石流。该沟位于茂汶断裂与映秀断裂之间,构造活动强烈。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海拔3483m,沟口高程....
图8 肖家沟FLO-2D模拟结果
(3)在降雨频率P=1%(100a一遇)的条件下,泥石流堆积扇面积为6.48万m2,平均堆积厚度3~4m,泥石流冲出物基本进入渔子溪,将挤压河道迫使水位抬高,甚至造成堵江。6结论
图2 肖家沟“8·14”泥石流暴发前后降雨累积[5]
肖家沟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为川西多雨中心区,是暴雨常出现的地区之一[12]。渔子溪水文站25a的实测资料显示:肖家沟所在地区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53.1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202.7d,最大年降雨量为1688.0mm(出现在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为836....
图3 2010年肖家沟“8·14”泥石流形成堰塞坝
遥感影像数据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根据研究区泥石流的活动特征,搜集震后多期的遥感影像,通过解译获得每期泥石流流域内的物源量,进而分析肖家沟泥石流的物源演变特征。所选遥感影像为:①2009年8月11日分辨率1m的WorldView影像,用来分析汶川大地震1a后的物源特征;②2....
本文编号:4033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03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