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仿真分析与噪声控制措施
本文关键词: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仿真分析与噪声控制措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时齿轮传动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时齿轮机构的振动噪声是内燃机振动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正时齿轮系中各齿轮为悬臂安装,齿轮工作过程中承受高的转速和波动载荷,同时受到瞬时冲击负荷,更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对于高品质柴油机汽车,发动机最主要的噪声来自正时齿轮噪声。正时齿轮系的振动噪声控制,对降低内燃机整体振动噪声,改善内燃机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对正时齿轮系的惰齿轮传动链进行了振动噪声分析。论文采用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对发动机惰齿轮系进行齿形优化,降低了齿轮副内部动态激励,达到惰齿轮系减振降噪的目的。针对发动机惰齿轮系的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本文主要进行的研究内容如下:①通过对发动机齿轮传动机构的频率响应函数测试,获得了发动机惰齿轮系各传递路径的频响函数,研究了传递路径对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噪声的影响。②建立了发动机惰齿轮系的仿真分析模型,基于频响函数测试结果,对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了正确性与有效性验证。③考虑齿轮传递误差与齿面载荷分布,对发动机惰齿轮系各齿轮轮齿进行了齿顶修缘与齿向修鼓,仿真分析得到轮齿修形的最优解。建立轮齿修形后的仿真分析模型,基于修形前与修形后的时变啮合力计算结果,对齿形优化方案进行了初步验证。④考虑发动机惰齿轮系的辐射噪声,建立了发动机惰齿轮系的声学仿真模型,在频域对发动机惰齿轮系进行了噪声数值计算,获得了修形前与修形后的惰齿轮系声压级变化曲线与声压级云图,对轮齿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惰齿轮系 频响函数 振动噪声 轮齿修形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03;TB5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4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8-9
- 1.1.1 课题来源8
- 1.1.2 课题研究意义8-9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9-12
- 1.2.1 发动机齿轮振动噪声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发动机齿轮修形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12-14
- 2 发动机惰齿轮系简介及分析的基础理论14-22
- 2.1 发动机惰齿轮系简介14-16
- 2.1.1 发动机正时齿轮系工作原理14-15
- 2.1.2 发动机惰齿轮系的特点15-16
- 2.2 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噪声的产生机理16-19
- 2.2.1 齿轮啮合的内部动态激励16-17
- 2.2.2 齿轮啮合刚度17-18
- 2.2.3 齿轮传递误差18-19
- 2.3 齿轮修形基本原理19-21
- 2.3.1 齿廓修形19-20
- 2.3.2 齿向修形20-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3 发动机惰齿轮系频响函数测试与分析22-38
- 3.1 频响函数试验的基本理论22-24
- 3.1.1 频响函数基本概念22-23
- 3.1.2 锤击法测试频响函数基本原理23-24
- 3.2 发动机齿轮系频响函数试验台的组成及测试系统24-28
- 3.2.1 LMS Test.Lab振动测试系统24-26
- 3.2.2 试验测点布置26-28
- 3.3 发动机惰齿轮系频响函数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28-36
- 3.3.1 激励点在双级齿轮与凸轮轴齿轮啮合处的频响函数28-30
- 3.3.2 激励点在第二惰齿轮与第一惰齿轮啮合处的频响函数30-33
- 3.3.3 激励点在第一惰齿轮与凸轮轴齿轮啮合处的频响函数33-35
- 3.3.4 结果分析35-36
- 3.4 本章小结36-38
- 4 发动机惰齿轮系动力学仿真分析38-72
- 4.1 Romax Designer软件简介38
- 4.2 发动机惰齿轮系的系统建模38-45
- 4.2.1 发动机惰齿轮系的结构及参数38-41
- 4.2.2 基于Romax Designer的惰齿轮系系统建模41-45
- 4.3 发动机惰齿轮系仿真模型验证45-49
- 4.3.1 系统响应设置45-46
- 4.3.2 仿真结果分析46-49
- 4.4 发动机惰齿轮系齿形优化49-66
- 4.4.1 双级齿轮-第二惰齿轮齿轮副齿形优化50-54
- 4.4.2 第二惰齿轮-第一惰齿轮齿轮副齿形优化54-58
- 4.4.3 第一惰齿轮-凸轮轴齿轮齿轮副齿形优化58-62
- 4.4.4 齿形优化结果62-66
- 4.5 发动机惰齿轮系时变外啮合力计算66-70
- 4.5.1 修形前发动机惰齿轮系时变外啮合力计算66-68
- 4.5.2 修形后发动机惰齿轮系时变外啮合力计算68-69
- 4.5.3 修形前与修形后时变外啮合力比较分析69-70
- 4.6 本章小结70-72
- 5 发动机惰齿轮系噪声仿真计算72-86
- 5.1 噪声分析的基本理论72-73
- 5.2 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噪声仿真模型建立73-76
- 5.3 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噪声模型边界条件76-80
- 5.3.1 结构振动响应计算76-80
- 5.3.2 声学边界条件求解80
- 5.4 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噪声仿真结果分析80-84
- 5.4.1 修形前发动机惰齿轮系噪声计算81-82
- 5.4.2 修形后发动机惰齿轮系噪声计算82-83
- 5.4.3 噪声计算结果分析83-84
- 5.5 本章小结84-86
- 6 结论与展望86-88
- 6.1 结论86
- 6.2 展望86-88
- 致谢88-90
- 参考文献90-94
- 附录94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94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94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林腾蛟;李润方;廖勇军;;冲击谱激励下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性能[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王彦刚;郑海起;杨通强;关贞珍;杨杰;;故障参数下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5期
3 孙智民,沈允文,李华,王三民,常辉兰;星型齿轮系统定常吸引子共存现象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5期
4 李 华,沈允文,孙智民,徐国华;基于A-算符方法的齿轮系统的分岔与混沌[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5 王立华,李润方,林腾蛟,杨成云;齿轮系统时变刚度和间隙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3期
6 李润方,林腾蛟,陶泽光;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响应的预估[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年02期
7 陈安华,罗善明,王文明,郭迎福,刘德顺;齿轮系统动态传递误差和振动稳定性的数值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郜志英,沈允文,董海军,刘梦军;齿轮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09期
9 郜志英,沈允文,董海军,刘梦军;齿轮系统倍周期分岔和混沌层次结构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晓宁;沈允文;王三民;;3自由度齿轮系统的混沌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芬;陈恩利;申永军;司春棣;;含有故障的齿轮系统扭转振动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温建明;苏林玉;;含橡胶减振元件的齿轮系统的随机建模与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3 马锐;陈予恕;;含剥落故障多自由度齿轮系统的分岔特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4 张明;赵志宏;邢海军;;考虑摩擦的含故障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5 申永军;孔德顺;杨绍普;;含磨损故障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申永军;孔德顺;杨绍普;;含磨损故障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崔亚辉;刘占生;叶建槐;;齿轮-转子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建模、仿真[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文华;朱海峰;樊晓燕;;齿轮系统传动误差的蒙特卡洛模拟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孙涛;沈允文;;间隙作用下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于广滨;温建民;李瑰贤;曹雪;;求解齿轮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的GEAR法[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晓音;帕玛强尼:改造冰冷齿轮[N];中国经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政;消隙齿轮系统精密装配关键参数及其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何泽银;齿轮系统传动误差耦合分析与振动噪声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文;齿轮系统结构噪声及空气噪声分析与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刘晓宁;齿轮系统的混沌控制及仿真[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杨成云;齿轮传动系统耦合振动响应及抗冲击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薛建华;高速重载齿轮系统热行为分析及修形设计[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魁;非线性悬挂齿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叶紫晶;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仿真分析与噪声控制措施[D];重庆大学;2015年
3 陈学森;齿轮系统的混沌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郜志英;强非线性齿轮系统周期解结构及其稳定性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轶楠;齿轮系统啮合仿真与共振可靠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6 吕世志;专用打印机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薛云飞;基于随机共振的齿轮系统故障微弱信号提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陈杰;发动机齿轮系统的快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9 常立;天线转台轴承齿轮系统有限元建模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朱丙奇;基于摩擦的空间齿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发动机惰齿轮系振动仿真分析与噪声控制措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0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