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与后台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智能工厂与后台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实现智能工厂提供了技术基础。智能工厂就是基于工业4.0模式,将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进行融合,基于车间传感网络实现生产的智能化、远程化、实时化、信息化管理。在工控领域,基于嵌入式工控、数据采集和通信一体化终端机的工厂智能化和后台服务的应用需求日益明显,智能工厂的实现要依托车间联网和远程监控,后台数据服务有利于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研究工业车间联网与远程监控、后台数据服务对现代企业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智能工厂与后台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为课题,通过研究课题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对塑料挤出机监控改造项目的需求分析与性能体现,提出了本文的设计方案,即主要从车间联网、现场级监控软件、后台数据服务平台三个模块来进行设计与实现。针对车间联网,提出了串口与网口两种车间联网方式。基于串口的车间联网采用CAN总线实现一个车间内多台串口嵌入式终端机的联网与布线,通信协议为ModbusRT U协议,多个车间生产线的联网采用以太网络,协议为TCP/IP。基于网口的车间联网采用以太网络直接将嵌入式终端机接入网络,通信协议为ModbusTCP协议。不但提高了车间联网的健壮性,而且也解决了车间高温、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因素对数据传输不稳定的影响。针对现场级监控软件的设计,结合C/S结构,采用VC++语言和MFC框架开发,采用Modbus协议实现了串口通讯与网口通讯功能,采用ADO程序对象实现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解决了多任务多界面的处理,采用多定时器实现监控数据的周期性查询与解析,采用加权平均算法实现参数的优化控制,实现了生产线各温度节点、电机节点、电能表节点的集中监控,提高了监控的实时性和车间智能化程度。后台数据服务平台采用JAVA语言编写,软件为B/S结构,采用ECS实例为软件系统提供运行环境,采用Spring框架编写后台控制器与业务逻辑,采用Hibernate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与事务管理,采用ExtJS编写前端页面框架与界面显示功能。数据存储于RDS实例提供MySQL数据库中。实现了系统管理、生产统计、设备状态监测、生产信息管理、数据存储等功能,提高了后台数据计算能力,解决传统软件结构耦合严重,不利于系统扩展,并且升级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展望建议。通过对智能工厂与后台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为生产设备及车间联网与远程监控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式提供了一个可应用和借鉴的方案,为工业控制软件的体系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Modbus 监控软件 MFC 数据服务平台 Spring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9;TP311.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Contents11-14
- 第一章 绪论14-20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8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18-19
- 1.5 本章小结19-20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20-26
- 2.1 系统需求分析20-23
- 2.1.1 现场级监控需求分析20-21
- 2.1.2 车间联网需求分析21
- 2.1.3 后台数据服务平台需求分析21-23
- 2.2 系统设计整体架构23-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车间联网的设计26-40
- 3.1 车间联网架构设计26-28
- 3.2 基于串口的车间联网28-34
- 3.2.1 ModbusRTU协议28-30
- 3.2.2 硬件部署30-31
- 3.2.3 软件设置31-34
- 3.3 基于网口的车间联网34-39
- 3.3.1 ModbusTCP协议35-36
- 3.3.2 硬件部署36-38
- 3.3.3 软件设置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现场级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40-63
- 4.1 监控软件整体设计40-43
- 4.2 通讯功能设计43-49
- 4.2.1 通讯流程设计43-45
- 4.2.2 串口通讯实现45-47
- 4.2.3 网口通讯实现47-49
- 4.3 监控功能设计49-56
- 4.3.1 温度参数监控50-52
- 4.3.2 电机参数监控52-54
- 4.3.3 用电量参数监控54-56
- 4.4 上传数据至RDS56-59
- 4.5 参数优化59-62
- 4.6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后台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63-92
- 5.1 平台架构设计63-65
- 5.2 ECS资源部署65-68
- 5.3 数据库的设计68-71
- 5.4 前端框架实现71-73
- 5.5 后台框架实现73-77
- 5.5.1 依赖注入73-76
- 5.5.2 事务管理76-77
- 5.6 系统管理实现77-79
- 5.7 生产统计实现79-82
- 5.8 设备状态监测实现82-87
- 5.9 生产信息管理实现87-89
- 5.10 性能测试89-91
- 5.11 本章小结91-92
- 总结与展望92-94
- 1 总结92-93
- 2 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7-99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平,饶运清,张洁,李培根;车间管理控制系统信息模型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2 蔡兰,郭顺生;车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5期
3 时春阳;邵伟平;郝永平;史春景;王洪亮;;基于离散车间成本管理系统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年02期
4 胡福兴;;从我厂实践看准备车间在钢质船生产中的作用[J];江苏船舶;1981年S1期
5 王操,严隽琪,马登哲;面向状态的车间控制策略及其应用[J];机械制造;2000年10期
6 夏欣跃;车间精益管理[J];福建质量信息;2000年02期
7 尚文利,王成恩,张士杰;基于资源整合的车间模型框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07期
8 宋丰年;;新体制下加强车间管理的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9 孟丽丽;路春光;赵会珍;;制造企业车间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年05期
10 倪友梅,邱维荣;浅谈我厂生料车间的管理[J];福建建材;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本涛;;论发挥车间干部作用 提高车间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2 姚振龙;;浅谈车间的管理(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3 席义安;管彩莲;;强化班组自主管理 提高车间管理水平[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全立新;郭爱莲;刘艳侠;王媛;;浅谈如何搞好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合萍;乔欢;;B/S模式下车间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红瑛;;求实创新抓好车间管理工作 齐心共建“创新型行业”[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关于强化车间管理确保新体制下安全生产的探讨[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8 董万奇;;车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9 毕海龙;;武钢新二烧车间达产的生产实践[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贾生晖;;用软实力驾驭硬实力——打造一流车间管理的实践[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张殷柱;电务段“扩大”后如何理顺车间班组管理?[N];人民铁道;2006年
2 茶坞工务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周宝祥;强化车间班子建设——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的当务之急[N];人民铁道;2006年
3 李宁;标准化管理催生“标杆车间”[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龙再兵;细化安全分析 促进安全管理[N];人民铁道;2008年
5 浙日;华联药机推行“股份制车间”[N];民营经济报;2009年
6 沈义 庄天源;车间班组,如何留住职工心?[N];工人日报;2002年
7 陈红梅;以“总经理”思维管理车间[N];中国服饰报;2011年
8 刘福田;车间自主创建 班组同步共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9 袁新文;学习加压 管理增压 思想减压[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海燕;车间管理实用指南[N];中国质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文胜;基于敏捷制造模式的虚拟车间协同作业原理与应用实践[D];四川大学;2002年
2 唐自玉;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柔性生产线及车间规划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赵博;结构化集成调度系统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虚拟车间智能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曹军;多品种小批量机加车间数字化制造模式及支持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熊峰;基于DNC技术的二层车间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D];重庆大学;2001年
6 李淑霞;复杂信息环境下ME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松;基于嵌入式终端的工具车间无纸化生产系统开发[D];重庆大学;2006年
2 康雨;车间管理系统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
3 徐富亮;虚拟车间的研究、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郭辉;面向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车间管理模型及系统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春喜;大冷机加工车间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磊;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车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谢晓利;中小型企业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系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田广杰;基于多Agent技术的车间智能调度系统[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连民;车间级车统-23、22D信息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马骏;可重构车间管理系统的研发[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智能工厂与后台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1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