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绿色包装设计的探究
本文关键词:实行绿色包装设计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重视。同时带动了绿色包装产品循环周期内各个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形成了以绿色包装产品设计为龙头的绿色包装工程。我国于1998年颁布了《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废弃物的处理。专家呼吁,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回收利用法”,对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忘记。在宇宙的整体环境中,地球是被大气层包装着的,这是个十分有意义的包装。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但资源人均占有率还很低,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因此绿色环保包装设计作为一个策略提出来,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它将促使我国艺术设计和包装产业更好、更快地向人性化生存方向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食品、药品包装的设计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如何推行绿色低碳环保的包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研制开发对人的健康、环境保护有益的包装材料和生产工艺。在设计阶段对包装产品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如产品在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健康损害范围、程度,对污染源采取控制和消除的设计措施等。包装材料是设计的物流媒体,尤其是生活用品包装诸如食品、服装领域内使用的包装材料,同人接触的部分及使用方式中的粉尘,附着物残留的化学物以及气体的弥散对人的健康影响很难测定并作危情防范,但设计师的环保意识促使其在设计阶段选择的材料要具有无毒性、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可降解。合理地设计包装结构,从功能、耗材及印刷工艺上使包装产品实现最大限度的减量化,避免包装结构、层次、体积的繁复叠加,出现过度包装、浮夸包装现象,以无功用玄奥的装置误导消费者。绿色包装设计将致力于环境保护策略的实施,建立新的方法和设计理念来规范包装产品在其循环周期内每一个阶段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包装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采用绿色的包装材料来设计包装盒,这样可以减少包装丢弃之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包装要减量,在外国,超市是建议消费者使用尼龙购物袋,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在包装中使用的材料尽量减少,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包装,提倡简朴包装,以节省资源。包装材料要单一,采用的材料尽量单纯,不要混入异种材料,以便于回收利用。包装设计可以拆卸,需要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的包装应设计成可拆卸式结构,有利于拆卸后回收利用。重视包装材料的再利用,采用可回收,复用和再循环使用的包装,提高包装物的生命周期,从而减少包装废弃物。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用于包装的更为绿色低碳环保材料依然成为一个主要课题。现代新型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业门类,绿色包装材料已经在原有的纸材、木材、草编、竹藤等基础上对其用新技术再次深度加工,使之形成既具有原始材料包装的很多特点,又具有比那些不环保的化学合成材料更抗压、防水、防潮、防腐、以及自身轻便性、可循环使用性、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等诸多优点,更重要的是它的经济性和绿色低碳环保。国际上食品药品的包装也在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盛行的包装以高阻隔塑料包装为主。在一些发达的国家里,无论是超级市场还是商场,大多以高阻隔塑料包装为主。除了PE、PET、PA、EVOH的复合材料外,PVDC具有优秀的耐油性、保味性、防潮性及防霉性等机能,2004年以来,PVDC的涂抹技术的兴起,为高阻隔软包装膜带来新的进展。在欧洲和美国,软包装的粘合剂已经逐渐的转向水性或者无溶解性产品,而醇溶油墨取代甲苯油墨也在欧美、日本甚至韩国成为主要的趋势。我国有关国家标准对过度包装提出了相应要求,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2010年4月1日起颁布实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仍就对乳制品、食用油、调味品及休闲食品等各类日常食品包装缺乏一定的标准指引,有的食品、医药企业私自加大包装盒尺寸、增强视觉效果,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包装成本,还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这突出表现在保健品包装上。我国通过行政手段应对“白色污染”,限制薄膜塑料袋的广泛使用,商场、超市、蔬菜市场纷纷响应,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白色污染”。
【关键词】:绿色包装 过度包装 包装设计 物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8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绪论9-15
- 1 包装概述15-22
- 1.1 包装的性质15-16
- 1.2 包装的功能16-19
- 1.3 包装的设计与产品流通19-22
- 2 绿色包装设计概述22-27
- 2.1 绿色包装设计概述22-23
- 2.2 商品包装绿色设计的必要性23-24
- 2.2.1 固体废弃物污染23
- 2.2.2 水污染23
- 2.2.3 大气污染23
- 2.2.4 森林资源消失23
- 2.2.5 能源浪费23-24
- 2.2.6 社会窘境24
- 2.3 绿色包装设计的现状24-27
- 3 包装设计可利用的绿色材料27-30
- 3.1 有机材料27-28
- 3.2 木质材料28
- 3.3 石头造纸技术28-30
- 4 绿色包装设计的实行30-37
- 4.1 提高绿色包装的设计效率30-31
- 4.2 延长包装的使用时间31-32
- 4.3 选择绿色包装材料32-33
- 4.4 商品包装的可持续性33-35
- 4.5 合理的设计包装35-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绿色包装设计及技术研究[J];包装工程;2001年05期
2 朱锺炎;考虑生态平衡的绿色包装设计(1)[J];上海包装;2001年03期
3 黄有柱;对绿色包装设计策略的分析[J];中国包装;2002年05期
4 过山 ,杨艳萍;绿色包装设计的构想[J];包装世界;2002年03期
5 孙智慧,周威,庞明;绿色包装设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2年04期
6 黄有柱;对绿色包装设计策略的分析[J];包装世界;2003年03期
7 ;全程实施绿色包装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05年10期
8 文卫民,刘洵;包装设计的未来——绿色包装设计[J];湖南包装;2005年01期
9 杨国新;杨萍;;绿色包装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06年03期
10 钟蕾;苗延荣;;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包装设计概念[J];包装世界;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韦艳丽;周莉莉;祝莹;;倡导产品绿色包装设计 促进节能降耗[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金正萍;;绿色包装设计的维度[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邱志涛;李桃桃;;论绿色包装设计智慧[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杨武生;;论“和而不同”思想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徐筱;王维堂;;绿色包装设计探讨[A];2010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包装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熊礼梅;;浅析绿色包装设计[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文亮;从源头到终点:全程绿色包装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撰稿 张春燕;绿色包装设计[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梅;绿色包装设计的简约美[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伶俐;绿色包装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解雄亮;“百草中药”绿色包装设计实践与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4 金龙;低碳理念下日用品绿色包装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海涛;绿色包装设计研究与探讨—针对快速消费品[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冰;实行绿色包装设计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邓丽;基于认知理论基础上的绿色包装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胡淑梅;从回收标志谈绿色包装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金亭;基于综合评价理念的绿色包装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10 罗平;乡土元素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实行绿色包装设计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1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