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魔芋葡甘聚糖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3:06

  本文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生活中各类产品的流通越来越频繁,缓冲包装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缓冲包装材料是低密度发泡聚苯乙烯,然而低密度发泡聚苯乙烯难以降解。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天然可降解特性的缓冲包装材料,以替代目前应用广泛的低密度发泡聚苯乙烯,具有巨大的意义。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是魔芋的主要成分,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可降解性。其水溶液具有凝胶性,具备加工成为缓冲包装材料的条件。本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研究KGM缓冲包装材料的结构和缓冲性能,并分析KGM浓度、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变化对KGM缓冲包装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孔径等的影响,及其对静态压缩性能和回弹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KGM缓冲包装材料的微观结构建立部件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Standard对KGM缓冲包装材料的静态压缩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大致相同,说明有限元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可以利用有限元模拟来代替实验,缩短实验周期,节约研究费用。主要包括如下研究结果:(1)随着KGM浓度的增加,KGM缓冲包装材料孔隙率降低、回弹性降低,但孔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增大,同时材料的密实化阶段有所提前。(2)随着冷冻温度降低,缓冲包装材料孔隙率降低、孔径降低,但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增大,同时材料的密实化阶段有所提前,回弹率也升高。随着冷冻时间的的延长,缓冲包装材料孔隙率增大,孔径增大,但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降低,回弹率也略有降低。(3)KGM浓度为3%,冷冻温度为-20℃,冷冻时间为12h的缓冲包装材料,取得的最小的缓冲系数为2.79时,其静应力最大为0.156Mpa,能量吸收性能与低密度发泡聚苯乙烯相近,具有进一步生产应用的潜能。(4)有限元模拟的压缩过程与实际状况相符,模拟结果也与实验结果大致相同,整个压缩过程都包括了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密实化阶段。随着材料孔隙率降低,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增大,同时材料的密实化阶段有所提前;随着缓冲包装材料孔径增大,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略有降低,同时材料的密实化阶段有所推迟。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 缓冲包装材料 冷冻干燥法 有限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48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
  • 1.2 魔芋葡甘聚糖概述10-12
  • 1.2.1 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10-11
  • 1.2.2 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特性11
  • 1.2.3 魔芋葡甘聚糖的流变性11-12
  • 1.2.4 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12
  • 1.3 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12
  • 1.4 冷冻干燥技术12-16
  • 1.4.1 冷冻过程13-14
  • 1.4.2 一次干燥14-15
  • 1.4.3 二次干燥15
  • 1.4.4 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15-16
  • 1.5 课题研究的提出16-18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16
  • 1.5.2 研究方法及内容16-18
  • 第2章 KGM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18-29
  • 2.1 引言18
  • 2.2 实验部分18-22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18-19
  • 2.2.2 实验步骤19
  • 2.2.3 测试与表征19-20
  • 2.2.4 数据处理方法20-22
  • 2.3 结果与讨论22-28
  • 2.3.1 表观密度和孔隙率22
  • 2.3.2 结构与形貌22-24
  • 2.3.3 孔径24
  • 2.3.4 静态压缩24-25
  • 2.3.5 能量吸收25-26
  • 2.3.6 回弹性能26-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冷冻条件对KGM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29-42
  • 3.1 引言29
  • 3.2 实验部分29-30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29-30
  • 3.2.2 实验步骤30
  • 3.2.3 测试及表征30
  • 3.3 结果与讨论30-40
  • 3.3.1 冷冻温度的影响30-36
  • 3.3.2 冷冻时间的影响36-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第4章 KGM缓冲包装材料静态压缩性能的有限元模拟42-50
  • 4.1 引言42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2-46
  • 4.2.1 KGM缓冲包装材料部件模型的建立42-44
  • 4.2.2KGM缓冲包装材料属性的定义44-45
  • 4.2.3 其他设定45-46
  • 4.3 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分析46-49
  • 4.3.1 模拟静态压缩变形过程分析46-47
  • 4.3.2 静态压缩结果对比47-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0-52
  • 5.1 总结50-51
  • 5.2 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7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瑶;高铭;何霞;;缓冲包装材料的开发应用[J];包装世界;2012年06期

2 朱向东;韩涛;孙红旗;;植物秸秆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与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2年17期

3 刘伟;李文阳;寇继云;;果蔬缓冲包装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8期

4 郝喜海,马力,唐芬南,王桥医,丁智平;新型绿色缓冲包装材料及生产设备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0年05期

5 郝喜海,马力,唐芬南,王桥医,丁智平;新型绿色缓冲包装材料及生产设备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00年07期

6 王高升,邵文泉,王丽,张力;农作物秸秆缓冲包装材料的研制[J];包装工程;2001年06期

7 ;秸秆纤维发泡减震缓冲包装材料[J];技术与市场;2001年05期

8 高德,孙智慧;可降解缓冲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包装工程;2002年05期

9 杨嫣红;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J];上海包装;2003年01期

10 耿东伟,许文才,曹国荣;环保型缓冲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包装工程;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艳娜;何北海;欧建志;;白炭黑对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A];2013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计宏伟;汪鲁聪;刘月娜;王璐璐;邹易;郭少珍;;缓冲包装材料缓冲特性的表征与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武军;;以植物纤维做支撑的缓冲包装材料关键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李洪来;张安龙;;机械法制纤维素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5 高德;刘壮;孙智慧;;秸秆纤维EPS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高德;刘壮;孙智慧;;秸秆纤维EPS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丁毅;刘春燕;曾珊琪;李国志;;植物纤维类缓冲包装材料的成型工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义;缓冲包装材料发展潜力大[N];今日信息报;2003年

2 刘光发 王建清;可降解缓冲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N];中国包装报;2009年

3 骆光林;缓冲包装材料的发展及展望[N];中国包装报;2011年

4 杨嫣红;新型缓冲包装材料发展潜力大[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邹君 李庆春;蔗渣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研制[N];中国包装报;2008年

6 ;缓冲包装材料的隔板结构[N];中国包装报;2005年

7 陈伊凡;浅析绿色缓冲包装材料及其特性[N];中国包装报;2009年

8 骆光林 郭彦峰 徐筱;绿色缓冲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N];中国包装报;2004年

9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泡沫缓冲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5年

10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2007级研究生 张乾;关于可降解缓冲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N];中国包装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成分配伍优化及微观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方婷;缓冲包装材料缓冲性能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3 周灵青;魔芋葡甘聚糖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陈彦;膨化纤维制缓冲包装材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5 韩立;仿柚子皮缓冲包装材料[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郭震;生态化缓冲包装材料研制及机理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7 吕禹;生物质缓冲包装材料成型机理及缓冲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潘小青;木质剩余物缓冲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刘淑婧;EP-EPS缓冲包装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10 宋晓利;可降解可再生的缓冲包装材料[D];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55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