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有机薄膜有效导电层的反射光谱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米有机薄膜有效导电层的反射光谱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研究纳米厚度有机薄膜生长过程中有效导电层的判定方法,揭示反射光谱蕴含的薄膜生长机理,基于多相膜层等效结构和光学菲涅耳方程建立了材料光学系数和膜层厚度为参数的差分反射光谱数学模型,提出了依据相对拟合误差的拟合度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室温真空环境纳米厚度并五苯薄膜在Si/SiO_2基底上生长过程的差分反射光谱,发现采用四相膜层结构和并五苯薄膜晶体结构光学系数拟合的差分反射光谱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确认并五苯分子主要以薄膜结构的形态进行生长,膜厚生长速率约为0.2 nm/min.该方法避免了反射光谱中多膜层结构产生的干涉信号对生长机理分析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相对拟合误差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由薄膜构建的场效应管结构的电学特性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不仅反映了生长过程中薄膜成膜模式的演变趋势,还清晰地揭示了有效导电层的形成过程,为光谱法研究薄膜生长机理和无法进行电学测试的条件下监测薄膜电学特性提供了新手段.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有机薄膜 光学模型 有效导电层 反射光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008028,1150420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批准号:20114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11-0366) “111”引智计划(批准号:B07014)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484.41
【正文快照】: 1引言 有机薄膜器件作为微电子、光电子、太阳电池、生物传感器等的核心组成部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1-3],如高性能、可伸缩的场效应晶体管具备高达102 cm/(V·s)的场效应迁移率,可与硅基场效应管相媲美[4];基于并五苯(PEN)场效应晶体管的蛋白质传感器,实现了牛血清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友清;用串级能量转移进行有机薄膜的光放大[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8期
2 王炳奎,施金明,李国梅,沈永嘉;用光学方法研究金属表面的有机膜[J];激光杂志;1993年02期
3 张新稳;吴朝新;任兆玉;侯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J];现代显示;2007年04期
4 范希智,刘旭,陈君,顾培夫,唐晋发;关于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机理的定性分析[J];光学仪器;2000年04期
5 彭景翠,刘新海,黄述熙,翦知渐,李宏建;电致发光有机薄膜中载流子的输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范希智,陈君,刘旭,顾培夫,唐晋发;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电流输运机理的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赵选科;吴朝新;徐国金;梁世雄;侯洵;;Ag纳米颗粒有机薄膜受激辐射增强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年03期
8 任凤章,周根树,赵文轸,胡志忠,郑茂盛,鞠新华;鼓泡法测量有机薄膜力学性能[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莉华;陈月菊;朱菁;崔一平;;一种染料掺杂有机薄膜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特性[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时东霞;宋延林;高鸿钧;张昊旭;解思深;庞世瑾;;单体有机薄膜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琛;有机薄膜生长与OLED系统蒸发源结构的初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纳米有机薄膜有效导电层的反射光谱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47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