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集成环境下产品配置设计过程管理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知识集成环境下产品配置设计过程管理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设计过程管理 设计知识 条件约束 设计结构矩阵 动态组织
【摘要】:信息化改造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省制造业企业CAD的应用已完全普及,其他各类信息化工具正在逐步普及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信息化集成制造环境。在信息化集成制造环境中,大量零件参数数据尚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针对需求量较大的配置设计任务,通过引用可配置产品模型中的节点属性建立设计知识的一般模型,根据知识计算设计参数之间的迭代敏度并明确参数关联,进而得到初始的参数级设计结构矩阵(DSM)。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任务组织过度依赖经验、不易定量控制以及设计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配置设计中与设计知识集成的过程管理方法。基于传统DSM优化方法,提出知识集成环境下设计过程的分阶段任务重组及评价方法,最终得到任务粒度适当的设计过程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条件设计结构矩阵的过程动态组织方法。首先分析了设计过程中考虑条件约束的必要性,通过对设计知识及条件参数的引用建立条件约束模型,然后在传统的参数级DSM模型中引入条件知识维,构成条件DSM三维模型。进而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设计过程中时变的条件DSM叠加视图,动态地进行后续过程重构。在上述思想上开发了通用的配置设计工作流支持系统,以汽车减震器设计的过程建模和汽车等速万向节传动轴的设计过程动态组织为例,说明上述思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支持频繁的上游零件参数试探性选取而不会造成开发周期大量延长,并且依赖设计经验较少,自动程度高,有利于提高设计并行度。最后面向更广泛的、不易形式化表达的模糊类设计资源,初步提出了支持动态过程组织的智力资源集成系统原型框架,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原则。以XML、Web Services等技术为支撑手段,以一个有限元分析计算资源的集成实例说明了该思想的可行性。
【关键词】:设计过程管理 设计知识 条件约束 设计结构矩阵 动态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7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1
- 1.2.1 并行设计概述12-14
- 1.2.2 产品可配置模型及设计知识管理研究现状14-18
- 1.2.3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重组研究现状18-21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21-24
- 1.3.1 当前研究的不足21-22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2
- 1.3.3 本文的章节安排及结构关系22-24
- 2 基于可配置产品模型的参数级过程模型24-40
- 2.1 设计结构矩阵概述24-27
- 2.2 可配置产品模型中的设计知识27-32
- 2.3 基于知识推理的任务组织方法32-33
- 2.4 集成知识环境下的过程重组33-39
- 2.4.1 顺序排序重组34-35
- 2.4.2 合并搭接重组35-36
- 2.4.3 迭代解耦重组36-38
- 2.4.4 重组策略分析38-39
- 2.4.5 重组评价39
- 2.5 小结39-40
- 3 产品配置设计过程动态组织方法40-51
- 3.1 工作流模型中的任务管理概述40-42
- 3.2 知识集成环境中的过程条件约束42-44
- 3.3 条件DSM三维模型44-46
- 3.4 产品开发过程的动态组织策略46-48
- 3.5 动态工作流支撑软件的实现48-49
- 3.6 小结49-51
- 4 参数级产品开发过程重组及动态规划实例51-63
- 4.1 参数级产品开发过程重组实例验证51-56
- 4.2 产品开发过程动态组织实例验证56-60
- 4.3 系统实现60-63
- 5 支持开发过程动态管理的工业云计算系统框架63-74
- 5.1 引言63-65
- 5.2 系统框架65-69
- 5.2.1 系统体系结构65-66
- 5.2.2 云端智力资源的创建与组织66-67
- 5.2.3 系统对产品开发过程动态性的支持67-69
- 5.3 实例研究69-73
- 5.3.1 强度分析云端体系结构69-70
- 5.3.2 强度分析过程70-71
- 5.3.3 一个强度分析计算实例71-73
- 5.4 小结73-74
- 6 总结与展望74-76
- 6.1 全文总结74
- 6.2 研究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1
- 作者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项目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仲元;王文质;严可慈;李信;;设计走向科学化的重要途径——设计方法学研究的崛起及其成就[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2 刘芙;魏巧荣;张树芹;寇琳;;创意设计的人文价值观导向分析[J];知识经济;2013年23期
3 安尊志;秦汉帅;;概念创新设计的意义与内涵[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4期
4 陈琪 ,徐林林;产品的绿色设计浅析[J];机电国际市场;2001年12期
5 沈杰;二次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温晓华;设计和开发在服务性组织中的实施[J];重型汽车;2004年06期
7 李敏;;绿色设计——二十一世纪的设计潮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7期
8 孙利群;关于现代设计中艺术性质的思考[J];包装工程;2005年03期
9 牛晓;技术矛盾——创新设计问题的切入点[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07期
10 张兰娣,马轶群;绿色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巍;;关于设计的思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于宏杰;;设计的思考[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国际发展趋势[A];北京工业设计发展报告[C];2000年
4 孔凡让;李川奇;郑庆和;;设计与发明[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家民;孙浩章;张娜;;绿色设计的理论前瞻与实践后顾[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成忠;曹海艳;况成泉;;简析设计中的复古[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7 高洋;刘志峰;黄海鸿;张雷;;产品拆卸性能的设计过程评估[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万举勇;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郭媛媛;孙青;;浅谈设计思维[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寸十;谈与“设计”相关的几个概念[N];建筑时报;2003年
2 Sami Nerenberg;设计的维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实习记者 全文鑫;年江:设计,个人思想的延续[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中航工业制造所 段爱琴 王兴华;应用六西格玛设计究竟改变了什么?[N];中国航空报;2011年
5 王庆林 山东天翔毛纺织有限公司开发部主任;让设计附加值成为企业“必杀技”[N];中国纺织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蔡萌;中国设计:暗香涌动[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于 丹;景观的过度设计与适度设计[N];建筑时报;2006年
8 记者 王光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舰船设计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N];中国船舶报;2010年
9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之门”项目的绿色设计及分析[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世博;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师 揭秘鲜为人知的细节[N];中国包装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加晴;基于分解的设计过程重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容芷君;基于群体决策的协同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崔卫华;产品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的CCM-A建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罗天洪;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几何模型共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周丹;基于设计元与公理设计理论的能量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保建;协同设计中的协作支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7 孟昕;SoC设计优化的域特定语言方法和建模[D];浙江大学;2010年
8 梁艳红;基于专利挖掘的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侯鑫;基于本体的设计重用技术研究及其在CAFD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谭武征;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义桥;基于嵌入式的脉搏波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邢译允;基于交互理论的校园公交站点服务体系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李聪;情景化设计在陶瓷香薰器包装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庄先涛;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小婉;基于墨流工艺的现代设计实践[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6 徐国君;光影与展示设计的意蕴营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晓琳;智能健康手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8 成立涛;基于FPGA的高速PCIe光纤接口卡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伟;便携式线阵CCD测量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5年
10 申海宏;中石油青海销售公司成品油二次配送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3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4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