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大推力电液振动试验台机械系统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7:23

  本文关键词:大推力电液振动试验台机械系统的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液振动试验台 静态设计 稳定性分析 模态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振动试验设备的开发越来越重要。振动试验台作为一种模拟真实振动环境的测试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设计一台大推力电液振动试验台,以满足我国开展大型负载振动试验的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设计了电液振动试验台的极限性能曲线,满足低频段定位移、高频段定加速度的振动试验规范。通过静态设计,确定了台面、辅助支撑、伺服作动器、电液伺服阀和液压泵站的静态技术参数。推导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绘制开环波德图,根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用计算法和作图法判定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台面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台面模态振型,使台面频率响应满足试验频率的要求。通过带负载测试实验,测试电液振动试验台的性能指标,分析实验结果,验证设计的正确性。本文运用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推力电液振动试验台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开展大型负载振动试验提供了设备支持,也为设计更为复杂的电液振动试验台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电液振动试验台 静态设计 稳定性分析 模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课题背景9-13
  • 1.1.1 机械振动试验台9-10
  • 1.1.2 电动振动试验台10-11
  • 1.1.3 电液振动试验台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14-15
  • 1.3.1 课题来源14
  • 1.3.2 研究内容14-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静态设计16-39
  • 2.1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振动方式16-19
  • 2.1.1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结构16-18
  • 2.1.2 工作原理18
  • 2.1.3 振动方式18-19
  • 2.2 极限性能曲线的研究与设计19-21
  • 2.2.1 极限性能曲线的研究19-20
  • 2.2.2 极限性能曲线的设计20-21
  • 2.3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静态设计21-35
  • 2.3.1 负载情况21-22
  • 2.3.2 台面与辅助支撑参数分析与确定22-25
  • 2.3.3 伺服作动器技术参数分析与确定25-29
  • 2.3.4 电液伺服阀技术参数分析与确定29-32
  • 2.3.5 液压泵站技术参数分析与确定32-35
  • 2.4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操作步骤35-38
  • 2.5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电液振动试验台机械系统稳定性的研究39-50
  • 3.1 机械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的推导39-42
  • 3.1.1 系统信号传递框图39
  • 3.1.2 位移传感器的传递函数推导39
  • 3.1.3 伺服放大器的传递函数推导39-40
  • 3.1.4 电液伺服阀的传递函数推导40
  • 3.1.5 伺服作动器的传递函数推导40-42
  • 3.1.6 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42
  • 3.2 机械系统稳定性分析42-49
  • 3.2.1 机械系统开环波德图的绘制42-46
  • 3.2.2 机械系统稳定性的分析46-49
  • 3.3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仿真研究50-58
  • 4.1 仿真研究的目的、仿真软件的引入及控制策略50-52
  • 4.1.1 仿真研究的目的50-51
  • 4.1.2 仿真软件的引入51-52
  • 4.2 台面建模52-53
  • 4.2.1 构造实体模型52
  • 4.2.2 划分单元网格52-53
  • 4.3 台面的模态分析53-55
  • 4.4 台面优化55-57
  • 4.5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电液振动试验台的实验研究58-77
  • 5.1 实验研究目的58
  • 5.2 实验总体方案58
  • 5.3 实验规程制定58-63
  • 5.3.1 概述58
  • 5.3.2 技术要求58-59
  • 5.3.3 实验项目59
  • 5.3.4 实验方法59-62
  • 5.3.5 合格标准62-63
  • 5.4 实验准备63-71
  • 5.4.1 实验系统组成设备介绍63
  • 5.4.2 实验系统原理图63
  • 5.4.3 位移传感器检定63-67
  • 5.4.4 加速度传感器检定67-69
  • 5.4.5 电液伺服阀特性实验69-70
  • 5.4.6 伺服作动器性能检测70-71
  • 5.5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71-76
  • 5.6 本章小结76-77
  • 第六章 结论77-79
  • 参考文献79-82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82-83
  • 致谢83-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图,李长鸣,李国栋,黄长山;化学法快速净化电液的研究[J];电池;1989年01期

2 王武,傅文昆;电液加热循环的快速净化[J];电池;1990年01期

3 程飞月,李兰;电液集成元件及其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0年04期

4 赵永胜,王玉坤;谈电液锤技术的应用[J];设备管理&维修;2000年07期

5 汤岩永,都元明;电瓶加液自控机[J];汽车电器;1978年02期

6 许佩新;李耿炎;许爱群;;生物电测量用的新型电极导电液的研究[J];医疗器械;1987年05期

7 褚德威,韩毓华;电液快速处理工程设计的理论探讨[J];电池;1988年04期

8 韩毓华,褚德威;电液快速处理中锌粉全悬浮的探讨[J];电池;1988年06期

9 宋文顺,张胜利,蔡国强,叶文钧;电化学法快速净化电液的研究[J];电池;1989年02期

10 李仲春;一种低耗、快速净化电液工艺[J];电池;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阁强;韩建海;张彪;袁锐波;赵克定;;正开口阀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王益群;王燕山;;电液力控制研究的进展[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3 任燕;阮健;贾文昂;;新型电液振动台振动参数的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燕山;刘恩朋;王益群;姜万录;;基于小波理论的电液伺服转台动态模型识别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5 施文轩;张明岐;;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施文轩;张明岐;;电液束加工技术的新发展[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蔡盈;管前新;聂勇;;钢电解阳极捞板的电液自动控制[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8 阮晓芳;孔晓武;;电液系统仿真中管道模型的选取[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施光林;钟廷修;史维祥;李天石;;电液位置同步控制系统的三类标准化模型[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10 朱发明;阮健;李胜;裴翔;;电液数字伺服双缸同步控制系统[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定槐;阀门控制用电液式泵站面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北京异辉机电有限公司;应用电液锤技术改造蒸——空锤[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张家驹;节能高效的电液锤技术亟待推广[N];中国工业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询;重载静动态电液测力建模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亢立;大推力电液振动试验台机械系统的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张培;新型电液负载模拟器摩擦及控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曹钧凯;内置伺服阀式电液步进缸的改进设计与仿真[D];东北大学;2012年

5 张晓旭;电液负载仿真台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6 韩冬;电液激振高速换向技术[D];浙江大学;2014年

7 任志宏;电液锤液压系统建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俊磊;基于电液振动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9 王子超;电液负载模拟器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沈建云;2D高频电液数字振动台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8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88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