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泥石流扇地貌特征与扇体堵江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0:12
本文关键词:怒江泥石流扇地貌特征与扇体堵江机理研究
【摘要】:怒江流域泥石流沟众多,而且主要是两相泥石流。两相泥石流龙头集中了大量的粗大卵石和砾石,形成的扇体阻力大,是改变怒江河流地貌形态的主控因素。洪积扇的数量和规模远远小于泥石流扇,科学区分怒江两岸的泥石流扇和洪积扇对山区防灾减灾意义重大。许多泥石流扇完全堵塞主河形成了堰塞湖,怒江高黎贡山峡谷河段几乎每隔10~20 km就有一个泥石流堰塞湖,峡谷河段形成一段段顺直河谷连接堰塞湖缓流+堰塞坝激流的不断重复的河道,造成堵江的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多集中在40 km2左右。泥石流堰塞坝尼克点的发育造成了河道内大量泥沙淤积,利用钻孔采样的方法分析了堰塞湖内泥沙淤积规律。野外测量和计算发现组成泥石流的规模和龙头出沟口的速度是造成堵河的主控因素。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
【关键词】: 泥石流扇 怒江 堰塞湖 洪积扇 泥沙淤积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13008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25901)
【分类号】:P642.23
【正文快照】: 2.四川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四川雅安625014)1研究背景怒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强烈碰撞挤压带上,流经横断山脉,是我国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河流[1]。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怒江流域岩体较为破碎。全新世以来的地壳持续抬升导致河流强烈下切,形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柳金峰;欧国强;游勇;;粘性泥石流扇状地发展过程实验研究[J];灾害学;2012年02期
2 刘希林;泥石流平面形态的统计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年03期
3 柳金峰;欧国强;游勇;陈顺理;吕娟;;沟道约束条件下泥石流扇状堆积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09年09期
4 乔彦肖,赵志忠;冲洪积扇与泥石流扇的遥感影像特征辨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591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9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