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的一种ANFIS-PID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7-07-30 01:10

  本文关键词: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的一种ANFIS-PID控制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磁流变阻尼器 逆向模型 ANFIS-PID控制器 联合仿真


【摘要】:针对磁流变阻尼器现象模型的逆模型建立问题和PID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的逆向模型和ANFIS-PID控制器。对1/4车辆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悬架和控制系统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PID控制相比,ANFIS-PID控制有效的改善了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变形,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为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 逆向模型 ANFIS-PID控制器 联合仿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177)
【分类号】:TB535
【正文快照】: 0引言磁流变阻尼器由于其阻尼可调范围广,响应速度快,易于控制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车辆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在磁场作用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和滞环现象显著。针对上述现象,Bouc和Wen提出了Bouc-Wen模型,能清晰的描述出大部分的滞环现象,但是对阻尼器低速运动时的滞环现象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平,唐家祥,龚荣洲;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2 邓长华,任建亭,姜节胜,任兴民;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3 王炅,黄文良,陆静;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J];弹道学报;2003年01期

4 夏品奇;基于系统识别理论的磁流变阻尼器模型[J];工程力学;2003年03期

5 王修勇,陈政清,倪一清,高赞明;斜拉桥拉索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技术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2期

6 蔡植善,黄宜坚;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陈义保,宋中民,钟毅芳;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1期

8 夏品奇,岳海龙;磁流变阻尼器性能及振动控制[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3期

9 王乾龙,王炅,李延成;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4年11期

10 李大海,刘超群,李天石;磁流变阻尼器试验系统开发及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娜;杨绍普;陈恩利;钱涛;;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田静;何军;祝世兴;;基于模糊理论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海为;程亚鹏;林庆立;;安装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分析[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涂奉臣;陈照波;李华;焦映厚;黄文虎;;一种改进型磁流变阻尼器用于宽频隔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涂奉臣;陈照波;李华;焦映厚;黄文虎;;一种改进型磁流变阻尼器用于宽频隔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祥金;沈娜;;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主动变阻尼减振控制系统设计[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孙伟;胡海岩;;基于多级磁流变阻尼器的操纵面振动半主动抑制[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昊;胡海岩;;基于磁流变阻尼器整车半主动悬架的开关控制[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孙清;伍晓红;胡志义;;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肖志荣;孙炳楠;;磁流变阻尼器的一种智能模型[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军;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其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张莉洁;冲击载荷下磁流变阻尼器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继;含磁流变阻尼器自动武器缓冲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4 张红辉;磁偏置内旁通式磁流变阻尼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蒋学争;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的振动能量捕获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史鹏飞;磁流变阻尼器的拟负刚度控制及实时混合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付杰;负刚度磁流变阻尼器减震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涂奉臣;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整星半主动隔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赵春;磁流变冲击缓冲装置的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石秀东;磁流变减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龙亭;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原理及其能量管理电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占卫;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涛;面向病理性震颤抑震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蔡路;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仿真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仕游;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汽车悬架半主动控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郑渊智;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边朝富;磁流变阻尼器动态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谢伟;磁流变阻尼器及其结构振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汪涛;缸体感应式集成相对位移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及实验验证[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旭东;全通道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试验[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1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591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