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类“寄生”式产品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子类“寄生”式产品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寄生”式产品 可持续发展 电子产品 设计方法 价值
【摘要】:在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同样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发生改变,加速了“寄生”式产品被淘汰和遗弃概率,造成无法挽回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的二次污染,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合理优化的设计引导和改变。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产品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依附电子产品下,周边产品的发展状况。设计作为人类与器具的媒介,其中必然蕴含着社会伦理的成分,文中从生物学中的寄生现象,引申出外围产品与“宿主”产品的关联性,在两者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分析中,引发了对当代“寄生”式产品设计上的共鸣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应该采取操作人性化、功能最大化、资源利用合理化的理念引导“寄生”式产品设计,并通过现存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实例,总结出在当代发展条件下的电子产品设计规律,探寻出一条更适合的可持续发展电子产品设计思路。
【关键词】:“寄生”式产品 可持续发展 电子产品 设计方法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4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5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7-9
-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7-8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8-9
- 1.2 课题研究背景9-15
- 1.2.1 国外的现实背景9-11
- 1.2.2 国内的现实背景11
- 1.2.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11-15
- 2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概念界定15-25
- 2.1 “寄生”式产品15-17
- 2.1.1 “寄生”的定义15-16
- 2.1.2 “宿主”与“寄生物”的关系16
- 2.1.3 自然界“寄生”形式16-17
- 2.2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17-23
- 2.2.1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定义17-18
- 2.2.2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基本特征18-20
- 2.2.3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类型20-23
- 2.3 以iPhone产品的外围产品为例23-25
- 3 电子类“寄生”产品产生的原因和设计发展现状25-32
- 3.1 电子类“寄生”产品产生的原因25-26
- 3.1.1 信息科技发展推动25-26
- 3.1.2 产品需求多元化26
- 3.1.3 市场环境的影响26
- 3.2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发展现状及设计问题分析26-32
- 3.2.1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发展现状26-27
- 3.2.2 “寄生”关系的外围产品设计问题27-29
- 3.2.3 “寄生”产品外观设计问题29-32
- 4 电子类“寄生”式产品的设计思考32-46
- 4.1 附加值角度探究电子产品的“寄生”产品设计思路32-33
- 4.1.1 使用功能的附加值32-33
- 4.1.2 象征功能的附加值33
- 4.2 系统理论主导的“寄生”式产品设计方法33-36
- 4.2.1 系统理论的内涵33-34
- 4.2.2 “寄生”式产品设计的系统性34-35
- 4.2.3 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寄生”式产品设计思路35-36
- 4.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寄生”式产品设计方法36-39
- 4.3.1 反馈循环的设计方法37-38
- 4.3.2 “少即是多”设计观念38-39
- 4.4 通用设计理论引入的设计方法39-43
- 4.4.1 通用设计内涵39-40
- 4.4.2 “寄生”式产品设计的通用设计40-41
- 4.4.3 通用设计理念中的关怀设计41-42
- 4.4.4 通用设计理念对电子产品设计的指导意义42-43
- 4.5 理论实践-案例分析43-46
- 5 结语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A:废弃电子产品回收问券调查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铭炎;特殊的使用环境对电器产品设计提出挑战[J];家用电器科技;2001年10期
2 戴勇;试论产品设计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依存关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施振登;产品设计中的管理工具[J];现代制造;2003年02期
4 徐超;;产品设计[J];浙江工艺美术;2004年01期
5 陈静波;产品设计的项目评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侯伟,刘晓斌;知识经济社会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7 曹淮;;产品设计批评的必要性与独特性探究[J];装饰;2006年03期
8 曹巨江;程金霞;;基于消费者层面的产品设计接受[J];包装工程;2007年02期
9 张东民;程筱胜;黄晔;;产品设计重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1期
10 谢钰;杨维平;;产品设计与文化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晓民;;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品设计[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樊超然;;试论产品设计的新秩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峰;;论产品设计与文化的内在关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王金凤;;品牌形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延伸[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辉堂;;产品设计与消费[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洁晶;叶丹;宋长林;;关于产品设计中色彩符号的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冯满;;创新是产品设计的驱动力[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洪清泉;叶洎沅;;优化驱动的产品设计流程[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郭滨;;论产品设计与品牌创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苏宏伟;如何用优秀设计赢得市场[N];中国黄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霍光;产品设计中的中式思维[N];中国计算机报;2012年
3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倪成;传统产品设计再造前景看好[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4 见习记者 饶玉哲;分级债基吸引力下降 产品设计存缺陷[N];证券时报;2014年
5 鹿惠萍 美菱英凯特家电(合肥)有限公司;产品设计的形式审美特征及成因[N];安徽经济报;2009年
6 龙域设计公司总经理 杨文庆;人“云”设计更具创造力[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斌;芯片巨人的产品设计哲学[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 王辉 编译;打破既成概念进行产品创新程序[N];中国保险报;2009年
9 青蛙设计全球创意总监 Mark Rolston;冰山来袭:挑战源于过去[N];经济观察报;2013年
10 楚基伟;重视产品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面向产品设计的知识工程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王有远;产品设计链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卢娜;产品设计语意的美学问题[D];辽宁大学;2011年
4 梁军;基于设计认知和设计过程的产品设计实例类知识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向东;产品设计中多领域知识表达、获取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赵亮;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工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陈彦海;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过程建模及其并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翔;基于检索的自顶向下产品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9 邢元;面向加工质量细分的复杂曲面产品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思;面向产品设计的语义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昱;生态产品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浩政;“可爱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薛亚平;论乔凡诺尼基于情感的产品设计风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苏英亮;产品设计衡量标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亦婧;适应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杰;产品设计多维性心理体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于维花;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观念及内容[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美双;基于“空”理念的产品设计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郭睿;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樊力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0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65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