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磁性异质结中的磁电阻效应和电致阻变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3:23

  本文关键词:磁性异质结中的磁电阻效应和电致阻变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负磁电阻效应 磁存储器 退火 阻变存储器


【摘要】: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渗透,在信息时代数据的存储必然益显重要,将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传统晶体管因为尺寸缩小而引起的技术瓶颈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新一代非易失存储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数据保持时间久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基于磁阻效应和电致电阻效应机理的异质结有望实现高密度、快速度、非挥发的信息存储,逐渐成为当前热点。本文通过原位掩模的方法制备了磁性隧道结MTJs和电致电阻异质结,并使用XRD、XPS、AFM以及电流-电压源表对薄膜的的结构组成、表面形貌以及输运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电子束蒸发系统在Si衬底上用原位掩模的方法沉积了外延生长的Fe Co/Mg O/Fe磁性隧道结。退火后在77 K下可以获得-39%的负的隧穿磁电阻效应(TMR),同样结构的隧道结在提高真空度后没有这种现象。这种负磁电阻效应的出现归因于Fe Co/Mg O界面氧化提供的反向自旋极化。用液氮冷却装置,使得本底真空达到5×10-10 torr后,我们观察到了50%的室温磁电阻,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强,在77 K温度下我们观察到92%的磁电阻。再次经过退火处理后,没有负磁电阻效应的出现,但是在室温下和低温77 K下磁电阻的值都有明显提高。(2)用脉冲激光(PLD)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Si/Si O2-Co Fe2O4/In三明治结构的阻变单元,并就其制备工艺中的生长温度、氧分压、是否保压、阻变层的厚度对Co Fe2O4成膜的影响以及电学性能的改变进行分析,优化参数后在1.6 Pa氧压、700℃、8 nm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具有双极性电阻开关特性的阻变单元,并对其导电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负磁电阻效应 磁存储器 退火 阻变存储器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3;O48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20
  • 1.1 引言6-7
  • 1.2 新型非易失存储器的发展7-11
  • 1.2.1 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aic RAM,,简称FRAM)7-8
  • 1.2.2 相变存储器(Phase-change RAM,简称PRAM)8-10
  • 1.2.3 磁阻存储器(Magnetic memory)10-11
  • 1.3 阻变存储器的阻变机理11-16
  • 1.3.1 阻变现象11-13
  • 1.3.2 阻变机理分类13-14
  • 1.3.3 导电细丝理论14-15
  • 1.3.4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效应15-16
  • 1.3.5 肖特基发射效应和P-F效应16
  • 1.4 几种非易失存储器性能的比较16-18
  • 1.5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思路18-20
  • 第二章 薄膜的制备方法及表征20-28
  • 2.1 薄膜沉积技术20-23
  • 2.1.1 激光脉冲沉积20-22
  • 2.1.2 离子溅射22
  • 2.1.3 电子束蒸发22-23
  • 2.2 结构表征23-28
  • 2.2.0 X射线衍射(XRD)23-24
  • 2.2.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24
  • 2.2.2 台阶厚度测试仪24
  • 2.2.3 原子力显微镜(AFM)24-25
  • 2.2.4 I-V测量仪器Keithley2400性能及参数25-28
  • 第三章 FeCo/MgO/Fe薄膜的TMR效应28-38
  • 3.1 磁存储器28
  • 3.2 隧穿磁电阻TMR型MRAM28-31
  • 3.3 TMR制备及表征31-33
  • 3.4 隧道结的输运性质33-36
  • 3.5 小结36-38
  • 第四章 n-Si/SiO_2-CoFe_2O_4/In阻变异质结的研究38-50
  • 4.1 前言38
  • 4.2 n-Si/SiO_2-CoFe_2O_4/In异质结的制备38-41
  • 4.2.1 CoFe_2O_4靶材的制备38-40
  • 4.2.2 CoFe_2O_4薄膜的制备40-41
  • 4.3 CoFe_2O_4薄膜的性质41-43
  • 4.4 CoFe_2O_4的电阻开关特性43-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纯华,黄云辉,朱涛,王哲明,陈省,徐志刚,廖春生;稀土锰酸盐纳米颗粒复合体系的软化学制备及磁电阻增强效应[J];物理;2001年02期

2 蔡香民,任绍仓;磁电阻效应的研究进展[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黄宝歆;颗粒系统稀土掺杂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J];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余天;李定国;李杏清;高春红;吕铃;郝身芬;王良民;张兆刚;陈鹏;;有机磁电阻效应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12期

5 刘奎立;杜远东;;锰基钙钛矿型复合材料的电输运及低场磁电阻研究进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任清褒;传统材料磁电阻机理概述[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7 周勋,梁冰青,唐云俊,王荫君;非磁性材料磁电阻效应的研究进展[J];物理实验;2003年03期

8 陆秋龙;;小世界网络中的相分离和超大磁电阻效应[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宋亚舞;孙华;;非磁性半导体异常磁电阻效应的有效介质理论[J];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10 张兆刚;;磁电阻效应的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燕萍;刘仲武;郑志刚;余红雅;曾德长;;FeCo-Si-N颗粒膜中的大的室温正磁电阻[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固体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王立锦;张辉;滕蛟;于广华;;磁性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系统[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立锦;张辉;张金中;滕蛟;于广华;;磁性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系统[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贵德;刘兴民;侯登录;刘力虎;赵旭;聂向富;禹日成;余勇;靳常青;;空位含量x对La_(0.67)Sr_(0.18-x)Ag_(0.15)MnO_3块体材料磁电阻效应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韩秀峰;李飞飞;王伟宁;彭子龙;赵素芬;詹文山;;用于制备MRAM的高磁电阻磁性隧道结[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选理;韩艳铃;陈松;唐宇;黄宇阳;邓文;;Fe掺杂对La_(2/3)Sr_(1/3)Mn_(1-X)Fe_XO_3磁电阻材料微观缺陷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陈鹏;都有为;朱建明;冯端;;晶粒表面覆盖α-Fe_2O_3层的多晶Zn_(0.41)Fe_(2.59)O_4的巨大隧穿磁电阻[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王先杰;隋郁;千正男;程金光;刘志国;李妍;苏文辉;;Sr_2Fe_(1-x)Al_xMoO_6(x=0,0.3)陶瓷的低场磁电阻效应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10 卫芬芬;熊曹水;熊永红;;高阻相对La_(0.7)Ca_(0.2)Sr_(0.1)MnO_3磁电阻效应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桂运安;二维纳米材料实现最高负磁电阻效应[N];安徽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福江;基于跃迁理论的有机器件磁场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Co基Heusler合金磁电阻结界面特征及电子自旋极化输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徐洁;非化学计量比硫族银化物奇异磁电阻效应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孙阳;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中的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5 原晓波;掺杂和复合钙钛矿锰氧化物的室温磁电阻增强[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国庆;磁不均匀性对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磁电阻特性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7年

7 董宪峰;有机磁电阻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祝向荣;掺杂稀土锰基氧化物的磁电阻特性[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9 薛庆忠;过渡金属-碳复合材料和复合纳米薄膜的磁电阻和电输运特性[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孙华;高极化颗粒复合体系的物理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亘;线性正磁电阻材料硒化银的掺杂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沈渊;Ni(Co)MnIn体系交换偏置、磁电阻、磁卡效应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李彦;SrTiO_(3-δ)薄膜与WTe_2晶体的磁电阻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少波;常温低磁场下La_(2/3)(Sr_(1-x)Ce_x)_(1/3)MnO_3的磁电阻特性及EPR谱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高小洋;磁性异质结中的磁电阻效应和电致阻变效应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樊丽娜;超声作用二氧化铬颗粒的磁电阻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宋亚舞;非磁性半导体的异常磁电阻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徐德华;纳米镍晶弹道磁电阻效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寒猛;非均匀半导体的磁输运调控和优化[D];苏州大学;2012年

10 盛鹏;磁性复合有机纳米颗粒膜中的磁电阻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2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782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