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数衡算与多相流耦合求解刮削制冰的晶粒特性
本文关键词:粒数衡算与多相流耦合求解刮削制冰的晶粒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相变 多相流 模型 粒数衡算 结晶 数密度 聚并和破碎
【摘要】:在考虑晶粒成核、生长、聚并和破碎的情况下,采用分组法求解粒数衡算方程,通过耦合粒数衡算与多相流方程,建立了多尺度的结晶模型,模拟了表面刮削式制冰装置内水的动态结晶过程,获得不同温度、刮削速度、制冰时间等外界条件下晶粒数密度分布、云图等信息,分析了外界宏观条件对水的动态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碰撞引起的晶粒聚并和破碎使得晶粒的尺寸分布更为集中和均匀;在过冷温差(流体局部温度与水的相变温度差值)不大于20℃,刮削速度不大于10r·s-1范围内,降低壁面温度、增加刮削速度可以加速水的结晶与生长。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制冷与空调技术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学院;
【关键词】: 相变 多相流 模型 粒数衡算 结晶 数密度 聚并和破碎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4521,11402078)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6HASTIT027)~~
【分类号】:TB657.1
【正文快照】: (1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471003,Henan,China;2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Henan,China;3 Institute 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纯正;第二届多相流与传热国际学术会议1989年将在西安召开[J];深冷技术;1988年04期
2 翟庆良;多相流运动学几个基本公式[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0年06期
3 邹履泰;多相流理论及其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1994年01期
4 常峥;多相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6年04期
5 林宗虎,王栋,王树众,林益;近期多相流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6 王栋,张修刚,梁法春,林宗虎;基于分时原理的多相流体比例分配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7 于利伟;朱汉华;钟骏杰;范世东;;多相流试验台管道上弯管内流场分析[J];船海工程;2007年02期
8 孙红跃;范文;董峰;;用于工程训练的多相流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邸立辉;何希杰;劳学苏;;油田多相流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通用机械;2012年10期
10 翟庆良;多相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忠;;柱状粒子多相流若干问题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李海青;;工业多相流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唐克伦;张应迁;梁智权;;多相流搅拌流场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4 郭烈锦;;气液两相及多相流相界面非线性动力学形为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5 郭烈锦;;21世纪中国能源的利用状况与多相流热物理学术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陈瑜;蔡庆东;;格子玻尔兹曼多相流模拟中无滑移边条件选取[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郭双全;雷华;甘春标;;两端固定输流管道的随机不确定建模与振动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8 张杰;汪世栋;王增辉;倪明玖;;磁场作用下气泡驱动金属流体多相流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希麟;;流动显示技术在多相流检测中的应用[A];流动显示’2002第五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熊红兵;梁文帆;张凯;;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多相流直接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伟立;多相流技术的应用与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跃 通讯员 陈亚镍 施海宁 方成;攀登多相流计量技术的高峰[N];宁波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亚辉 王乐文;“混合”的学问[N];人民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谢霞宇 本报记者 张哲浩;生产数据的“制氢工厂”[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周泽山;超声波多相流测试仪获三项专利[N];中国石油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朝阳;井筒多相流瞬态流动数值算法及响应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则力;多相流全尺度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亦安;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多相流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许明;小管径多相流特性及流动参数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杨磊;含多相流弹性及粘弹性介质中波频散与衰减分析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4年
6 张力;旋转气固多相流分离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刘丛林;金属颗粒在气固多相热流场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月明;油气水多相流流量电磁相关测量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9 韩骏;小波熵与小波网络在多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于春生;随机孔隙网络建模与多相流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俊辰;X射线多相流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杨濮亦;顶吹气泡相间运动及多相流流态模拟与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昊;油气水多相流实验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D];天津大学;2014年
4 邓文博;多相流离散相速度的测量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祝武明;油气水多相流核磁共振传感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钟岳;复合黑体空腔传感器内颗粒流动特性及其对测温干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王乐;井筒多相流参数预测与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8 谭玲;多相流沼气池增温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邵威;基于模糊控制的多相流实验系统设计[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6年
10 李世皎;基于多相流的机场场面滑行性能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9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79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