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报告评价与改进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府会计报告评价与改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府会计报告作为政府会计的最终产品和反映政府经济行为的信息载体,是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使用者了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及运营绩效的主要途径,对使用者的政治、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报告显示出许多固有缺陷,难以满足使用者广泛的信息需求,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因此,在深化政府会计改革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政府会计报告的改进方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很少有学者对政府会计报告进行定量评价,而有关定性分析的研究则比较成熟。因此,从构建评价模型的角度研究政府会计报告的评价和改进问题,不仅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还有着扎实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首先明确了政府会计和政府会计报告的基本含义,并探讨了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会计报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对政府会计报告在内容和信息质量上的需求。进一步依据分析结果和借鉴相关研究,构建了符合我国政府会计报告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府会计报告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中央政府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2014年的政府会计报告进行评价打分,结果显示中央和各省级政府的会计报告的得分均不高。具体分析评分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我国政府会计报告在目标、内容以及可靠性、及时性、可理解性等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后,通过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构建政府会计报告体系、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改革报告编报基础、加强政府审计和完善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府会计报告的改进方向。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报告制度,帮助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解除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而且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府会计报告 公共财政管理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8
- 1.3.1 关于公共财政管理与政府会计的研究11-13
- 1.3.2 关于公共财政管理与政府会计报告的研究13-16
- 1.3.3 关于政府会计报告评价的研究16-17
- 1.3.4 总体评价17-18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18-20
- 1.5 研究方法20
- 1.6 研究创新点20-21
- 第2章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的理论基础21-31
- 2.1 概念界定21-23
- 2.1.1 政府会计21-22
- 2.1.2 政府会计报告22-23
- 2.2 基础理论23-26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23-24
- 2.2.2 信号传递理论24-25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25-26
- 2.3 公共财政管理对政府会计报告的需求分析26-30
- 2.3.1 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26-27
- 2.3.2 对政府会计报告内容的需求分析27-28
- 2.3.3 对政府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需求分析28-30
- 小结30-31
- 第3章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模型的构建31-43
- 3.1 构建评价模型的必要性分析31-33
- 3.1.1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32
- 3.1.2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思路32-33
- 3.2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模型的理论框架33-34
- 3.2.1 评价主体33
- 3.2.2 评价范围33-34
- 3.2.3 评价程序34
- 3.3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4-38
- 3.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34-35
- 3.3.2 指标体系的建立35-38
- 3.4 指标权重及评分细则38-42
- 3.4.1 层次分析法介绍38
- 3.4.2 指标权重分配38-40
- 3.4.3 二级指标的评分细则40-42
- 3.5 政府会计报告评价模型42
- 小结42-43
- 第4章 我国政府会计报告的评价结果及分析43-51
- 4.1 应用评价模型的直观评价结果43-45
- 4.1.1 评价样本选取43
- 4.1.2 评价结果43-45
- 4.2 我国政府会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45-48
- 4.2.1 政府会计报告的目标定位不明确46
- 4.2.2 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不完整46-47
- 4.2.3 政府会计报告的可靠性不足47
- 4.2.4 政府会计报告信息的可理解性不足47-48
- 4.2.5 政府会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48
- 4.3 政府会计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8-50
- 4.3.1 尚未建立完整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48-49
- 4.3.2 预算管理体制的制约49
- 4.3.3 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的限制49-50
- 4.3.4 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尚需加强50
- 小结50-51
- 第5章 我国政府会计报告的改进方向51-57
- 5.1 构建政府会计报告体系51-54
- 5.1.1 确立政府会计报告目标51-52
- 5.1.2 明确政府会计报告主体52
- 5.1.3 完善政府会计报告内容52
- 5.1.4 采用多样化的报告形式52-53
- 5.1.5 设立政府会计报告评价制度53-54
- 5.2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54
- 5.3 改革政府会计报告的编报基础54-55
- 5.4 强化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55
- 5.5 完善政府会计报告公开披露制度55-56
- 小结56-5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7-59
- 6.1 研究结论57-58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定清;试论政府会计的特征与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2年05期
2 张国康,程晓苏;中、美政府会计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涛,于李胜,韩永华;我国政府会计规范的构建[J];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4 赵翰翔;基金会计与美国政府会计基本框架[J];中国总会计师;2003年03期
5 贝洪俊;政府会计目标层级构建[J];财会月刊;2004年13期
6 陈立齐;美国政府会计的原则和重大变化简介[J];会计研究;2004年09期
7 杨东;浅论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0期
8 姜月运;;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基金会计[J];财会月刊;2005年27期
9 周建国;;政府会计实现模式探讨[J];西部财会;2005年09期
10 李强,王智宁,叶新凤;政府会计的中美差异比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瑜;章新蓉;;我国政府会计资产要素界定问题研究——基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脉络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庭选;邵翠丽;;关于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吴永荣;陈益斌;;谈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的一致性[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4 刘增奇;闫东明;韩俊仕;;论改进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必要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陈艳;;政府会计管制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路军伟;李昊;;试论公共财政下政府会计的目标与改革[A];构建中国公共预算法律框架[C];2008年
7 张曾莲;;基于政府会计系统的公共危机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福恒;政府会计之原则: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简单明了[N];中国会计报;2011年
2 韩福恒;政府会计之目标:给使用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韩福恒;政府会计之主体:国企不应该包括在内[N];中国会计报;2011年
4 刘福东;“三公经费”披露开启我国政府会计信息公开[N];中国会计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郝新华;政府会计造假、财政空转与政府会计改革[N];财会信报;2014年
6 记者 左永刚;政府会计最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N];财会信报;2007年
7 记者 李一硕;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出台呼声渐高[N];中国会计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燕;给政府打分:会计信息不可或缺[N];中国会计报;2012年
9 路军伟;有效的政府会计助力财政可持续性评估[N];中国会计报;2013年
10 乔元芳;建议设立专门的政府会计资格考试[N];中国会计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龙;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陈春艳;中国、英国和葡萄牙政府会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杨亚军;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路军伟;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家安;建立政府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苏宁;构建中国政府会计准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汪洋;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曾明剑;中国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杜金爽;中美政府会计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郭杰;在政府绩效评估基础上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金苗;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杨娜;绩效评价导向的基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9 袁征;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10 崔欢欢;公众网络诉求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府会计报告评价与改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