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政府编制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S政府编制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薪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国内外的薪酬管理研究多是以企业为论述对象,对于公共组织和机构的薪酬研究还缺乏针对性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特别是在政府编制外用工的薪酬管理应用则几乎为空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等公共管理组织逐渐引入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论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但是政府自身有着政治性、公益性、服务性等特点,必须寻找企业的薪酬管理模式优势并选择性的借鉴,不可能全盘照搬。企业较政府在薪酬管理本身上有诸多优势:企业薪酬体制比较灵活,结构丰富;政府薪酬体制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显得比较单一,激励性不够。现代各种组织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是人才的优势。编制外人员目前作为政府用工的一类主体,其薪酬和个人的发展对政府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政府编制外人员的薪酬管理研究对政府高效运作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运用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原理,主要包括薪酬和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相关激励理论、不同薪酬制度等理论,同时结合S政府编外人员人力资源情况和薪酬管理现状,对S政府编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进行调研诊断。针对S政府编制外人员的特点,全面探讨和分析该政府编外人员薪酬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薪酬水平偏低且增长偏慢;2、薪资等级设计不合理;3、缺乏岗位设置和岗位评价;4、缺乏绩效考核环节;5、福利执行不到位;6、不合理制度造成管理缺陷。针对上述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宽带薪酬、全面薪酬和薪酬激励等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不同的薪酬设计制度及激励机制提出S政府编外人员薪酬管理优化思路和完善建议,提高S政府编外人员薪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激励性。希望通过优化完善编外人员的薪酬管理体系,提高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力,进而提高S政府的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希望本文的探索和研究对其他政府组织的体制外人员薪酬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政府 编制外人员 薪酬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Contents10-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的意义14-15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7
- 1.2.1 研究思路15-16
- 1.2.2 研究方法16-17
- 1.3 论文的框架架构17-18
- 第二章 薪酬管理研究综述18-30
- 2.1 薪酬相关概念18-19
- 2.1.1 薪酬18
- 2.1.2 薪酬管理18-19
- 2.1.3 薪酬激励19
- 2.2 与薪酬设计相关的管理理论19-22
- 2.2.1 需要层次理论19-20
- 2.2.2 因素理论20
- 2.2.3 公平理论20-21
- 2.2.4 宽带薪酬理论21
- 2.2.5 全面薪酬战略21-22
- 2.3 常见的薪酬制度类型22-27
- 2.3.1 传统职务等级的薪酬制度22-23
- 2.3.2 基于岗位的薪酬制度23-24
- 2.3.3 基于技能和能力的薪酬制度24
- 2.3.4 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24-25
- 2.3.5 基于宽带薪酬理论的薪酬制度25-26
- 2.3.6 混合工资体系26-27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27-30
- 2.4.1 国外薪酬管理的研究现状27-28
- 2.4.2 国内薪酬管理的研究现状28-30
- 第三章 S政府编外人员薪酬管理现状30-41
- 3.1 S政府情况简介30-32
- 3.1.1 S政府概况30-31
- 3.1.2 S政府组织结构31-32
- 3.2 S政府编制外人力资源概况32-36
- 3.2.1 编外人员整体情况32-33
- 3.2.2 编外人员结构图33-34
- 3.2.3 年龄结构图34
- 3.2.4 学历分布34-35
- 3.2.5 职务分布35
- 3.2.6 工龄分布35-36
- 3.3 S政府编制外人员薪酬制度简介36-41
- 3.3.1 编外人员薪酬制度总框架以及各类福利补充方案36-37
- 3.3.2 编外人员薪酬制度分析37-41
- 第四章 S政府编制外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41-48
- 4.1 薪酬水平偏低且增长偏慢41-43
- 4.2 薪资等级设计不合理43
- 4.3 缺乏岗位设置和岗位评价43-44
- 4.4 缺乏绩效考核环节44-45
- 4.5 福利执行不到位45-46
- 4.6 不合理制度造成管理缺陷46-48
- 4.6.1 同岗不同酬46
- 4.6.2 不合理的退休补偿金46-48
- 第五章 S政府编制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完善的对策和建议48-65
- 5.1 优化整体薪酬管理体系的宗旨和目标48-49
- 5.2 整体薪酬管理体系完善优化的措施49-65
- 5.2.1 构建合理的薪级分类和统一薪酬标准49-52
- 5.2.2 提高整体薪酬水平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52-54
- 5.2.3 拓宽薪酬增长途径54
- 5.2.4 引入特殊岗位人才年薪制54-56
- 5.2.5 完善部门单位岗位设置及岗位评价56-59
- 5.2.6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59-62
- 5.2.7 加强其他福利建设62-65
- 总结与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附录71-74
- 附录1 S政府编外工作人员报酬计算方式71-73
- 附录2 S政府新入职人员试用期工资构成明细表73-74
- 附录3 S政府岗位说明书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源;;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薪酬管理体系浅析[J];学理论;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家桢;;关于薪酬管理体系优化选择之浅见[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程东全;孟国平;张杰;倪玉华;刘明文;;“三效”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A];2007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梦依;激励性薪酬管理体系 拉动企业人才培养[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江苏省新沂市阳光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少东;如何加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管理[N];经理日报;2007年
3 余裕承 张华 欧阳忠 记者 廖晓生;南烟着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N];南昌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苗燕;整体设计 农行分步实施人力改革[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通讯员 金邦才 王明华 雷刚;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用人机制[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6 记者 韩柳洁;徐振寰:给劳动者更多收入“话语权”[N];人民政协报;2014年
7 记者 李微 通讯员 刘玉全;中国人寿打造国际级人才方阵[N];中国人事报;2008年
8 陈桂芳;用文化铸精品[N];人民铁道;2010年
9 四川省乐山市电信分公司总经理 徐永丽;整合资源 打造核心能力[N];人民邮电;2002年
10 隋宇飞 农行总行人力资源部;击破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莉;A公司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凡;湖南巡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孙晓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于希福;中国人寿J分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5 周莉;鞍山中小制造型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禹;A公司薪酬管理体系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徐丹;乐金电子薪酬管理体系的再设计及其实施[D];东北大学;2009年
8 侯祖光;大连港轮驳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
9 陈俊艳;A公司薪酬管理体系的诊断与改善[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邓星平;湖南银华棉麻产业集团公司薪酬管理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S政府编制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