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困境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3:59
食品安全与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它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食品行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也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其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趋于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的发展趋势,食品污染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潜藏性等新特点。从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震惊世界的“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深切关注,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一方面受到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决策者的观念和能力、社会资本背景、企业社会责任和公民参与监管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食品安全治理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体制、法律体制以及具体运作的机制,食品安全的治理工作只能是一片混乱。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其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趋于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的发展趋势,食品污染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和潜藏性等新特点;这些都是食品安全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了我国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社会安全问题之一。 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等理论为基础,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背景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在治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中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有效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是概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价值和目标、研究创新点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对食品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作为食品安全治理理论基础的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分别针对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同时,在综合分析了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食品安全治理的制度性问题进行定位。第三部分从宏观到微观采取逐渐聚焦的研究方法,纵观食品安全治理发展历程,以“三鹿奶粉”事件为研究分析案例,对我国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治理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概述。并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根源性问题——制度性缺陷进行剖析,分别从食品安全治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困境进行分析说明。第四部分对部分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治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依据我国现实国情总结出对我国的正向有效启示,并科学地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的对策,力求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现实可行性、针对性、创新性,为尽快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状况趋向转好,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03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健;张锋;;社会性监管模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吴华长;邹焕聪;;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管制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4 周应恒,霍丽s
本文编号:2815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1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