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22 17:12
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由政府独统公共事务的自上而下的统治术,向多向互动的合作型管理转变的特点。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辨证的视角来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回溯与前瞻,方能揭示出正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内驱力的人类文明演进决定了人类公共领域的组织形态、管理模式与理论的变迁,而这样的变迁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本身,从而形成螺旋式发展的运动轨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是整个社会大系统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受我国当下历史发展阶段与具体国情的影响。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体现出客观决定性与主观选择性的统一,与他国相较,呈现出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特点,且在变革的哲学底蕴上,与西方发达国家颇有不同。西方公共管理模式变革运动深受公共选择理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囿于自身制度、理念、思想基础的不足,良莠并存,因而借鉴时,需加以扬弃。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应立足当下国情,在唯物史观科学原理与辩证的思辨方法指引下,构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本国实际的理性官僚制,培育科层理性,建立政府引导的多元职能模式,充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证公共秩序的有效供给;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优化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竞争方式,推进政府管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促进合法性认同建设;培育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文化环境。推动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建设,进而全面推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D630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沿革及其动因
一、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现状
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联系及互动关系的辨证考察
(一)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发展简况及概念解析
(二) 唯物史观视角下审视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到公共管理理论的原因
三、现代意义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建立以来的主导性理论探析
(一) 政治—行政二分法与理性官僚制
1. 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与实践
2. 理性官僚制理论与实践
(二) 西方公共管理领域变革的新趋势
第二部分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变革的现状与特点及中西比较研究
一、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现状
(一) 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现状与特点
1. 我国转型期所体现出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2. 我国转型期所体现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 我国转型期利益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二)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困境
1. 政府维度
2. 社会维度
二、中西公共管理模式变革比较:历史发展阶段及变革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底蕴
(一) 历史发展阶段对公共管理模式变革具有重要影响
(二) 中西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哲学底蕴分析
(三) 西方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理论的技术性缺陷
第三部分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路径分析
一、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路径是客观决定性与主观选择性的辨证统一
二、变革的路径分析
(一)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型:构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本国实际的理性官僚制,培育科层理性
(二)建立政府引导的多元职能模式
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证公共秩序的有效供给
2.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3.优化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竞争方式,推进政府管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4.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促进合法性认同建设
5.培育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1875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D630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沿革及其动因
一、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现状
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联系及互动关系的辨证考察
(一)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发展简况及概念解析
(二) 唯物史观视角下审视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到公共管理理论的原因
三、现代意义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建立以来的主导性理论探析
(一) 政治—行政二分法与理性官僚制
1. 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与实践
2. 理性官僚制理论与实践
(二) 西方公共管理领域变革的新趋势
第二部分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变革的现状与特点及中西比较研究
一、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现状
(一) 转型期我国的社会现状与特点
1. 我国转型期所体现出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2. 我国转型期所体现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 我国转型期利益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二)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困境
1. 政府维度
2. 社会维度
二、中西公共管理模式变革比较:历史发展阶段及变革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底蕴
(一) 历史发展阶段对公共管理模式变革具有重要影响
(二) 中西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哲学底蕴分析
(三) 西方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理论的技术性缺陷
第三部分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路径分析
一、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路径是客观决定性与主观选择性的辨证统一
二、变革的路径分析
(一)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型:构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本国实际的理性官僚制,培育科层理性
(二)建立政府引导的多元职能模式
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证公共秩序的有效供给
2.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3.优化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竞争方式,推进政府管理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4.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促进合法性认同建设
5.培育良好的公共管理伦理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丽红;;公共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5期
本文编号:2851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5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