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
发布时间:2020-12-24 14:06
经过二十七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显著的转型,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又进入了全面的加速转型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也开始步入全新阶段。如何从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认识和研究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问题,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经济转型期和教育体制改革角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剖析。本文认为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现阶段,由于教育体制改革自身尚存在滞后效应,由此引发的具有负的外部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使经济转型与社会公共管理体制变革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本文同时结合最新2004年中国教育界发生的具体典型案例,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对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效应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效应产生的根源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一) 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
(二) 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一) 我国旧有的教育体制概况及其弊端
(二) 经济转型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三、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以及表现形式
(一) 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二) 以市场失灵方式表现出的滞后效应
(三) 政府失败方式表现出的滞后效应
四、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效应的应对措施
(一) 从办学体制自主化、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等方面加速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二) 深化经济转型期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快城乡经济两元管理体制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步伐
(三) 全面贯彻依法治教,继续巩固、强化和扩大依法治教的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93578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一) 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
(二) 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一) 我国旧有的教育体制概况及其弊端
(二) 经济转型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三、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以及表现形式
(一) 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二) 以市场失灵方式表现出的滞后效应
(三) 政府失败方式表现出的滞后效应
四、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效应的应对措施
(一) 从办学体制自主化、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等方面加速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二) 深化经济转型期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快城乡经济两元管理体制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步伐
(三) 全面贯彻依法治教,继续巩固、强化和扩大依法治教的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935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3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