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8:19

  本文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历史街区见证着城市的历史文化,除了建筑面貌独特、空间格局鲜明以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传统。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届政府对于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日常管理,市、区两级政府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开发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管理经验。但与此同时,平江历史街区在功能、管理、基础设施、文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只有不断创新保护路径、在策划上下功夫、制定相关条例、在管理上有依据、注重全民参与、在成果上求共享以及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街区的科学保护和永续发展。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并对国内外在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论文的基础理论部分进行了分析——城市公共管理理论,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指出论文创新之处、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研究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第二部分是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概述。首先界定历史街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的概念,对历史街区所具备的特有的价值进行分析,最后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界定政府在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第三部分是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得失,为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对策分析提供参考。第四部分是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践。首先介绍平江历史街区的基本情况,然后回顾当地政府对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践历程,最后对其中的保护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第五部分是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中的问题及若干对策建议。结合实践指出平江历史街区当前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历史街区 保护管理 平江历史街区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TU984.1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一)研究背景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1.理论意义10-11
  • 2.现实意义11
  • (三)研究综述11-14
  • 1.国外研究现状11-12
  • 2.国内研究现状12-14
  • (四)理论基础14-15
  • 1.公共管理基础理论14-15
  • 2.城市公共管理15
  •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15-16
  • 1.研究方法15-16
  • 2.研究思路16
  • 3.研究内容16
  • (六)拟创新之处与可能遇到的困难16-17
  • (七)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17-18
  • 第一章 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概述18-25
  • (一)相关概念界定18-20
  • 1.历史街区18-19
  • 2.历史街区保护管理19-20
  • (二)历史街区的价值20-22
  • 1.历史价值20
  • 2.艺术价值20-21
  • 3.社会价值21-22
  • 4.科学价值22
  • (三)政府在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中的角色定位22-25
  • 1.政府、市场、学者和原住民的关系22-23
  • 2.政府在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中的职责、作用23-25
  •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案例分析25-32
  • (一)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案例25-28
  • 1.美国纽约南街港25-26
  • 2.巴黎马雷保护区26-27
  • 3.日本川越市一番街历史地段27-28
  • (二)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案例28-30
  • 1.天津五大道地区28-29
  • 2.乌镇西栅29-30
  • (三)案例启示30-32
  • 第三章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践32-42
  • (一)平江历史街区32-35
  • 1.平江历史街区基本概况32-33
  • 2.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性成果33-35
  • (二)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践回顾35-39
  • 1.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的背景35-37
  • 2.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实践37-39
  • (三)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经验总结39-42
  • 1.坚持“修旧如旧、原汁原味”,走科学保护之路39-40
  • 2.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走利民惠民之路40
  • 3.坚持“合理利用、长效管理”,走永续发展之路40-42
  • 第四章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42-47
  • (一)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42-44
  • 1.街区功能“单一化”42
  • 2.街区管理“分散化”42-43
  • 3.居民参与“边缘化”43
  • 4.基础设施“薄弱化”43
  • 5.文化环境“浮萍化”43-44
  • (二)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问题分析44-45
  • 1.保护管理与发展旅游之间的矛盾44
  • 2.保护管理与适应现代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44-45
  • (三)平江历史街区保护管理若干对策建议45-47
  • 1.创新保护路径,在策划上下功夫45
  • 2.制定相关条例,在管理上有依据45-46
  • 3.注重全民参与,在成果上求共享46
  • 4.优化基础设施,在配套上再完善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宾,潘丽珍,高军;冲突与反思——转型期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2 陆祖康,相秉军;苏州市古城街坊改造的实践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2期

3 林林;阮仪三;;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

4 刘武君;英国街区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泉;苏州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28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