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11 03:54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社会制度和结构的不断发展变迁过程中,伴随深刻而剧烈的社会转型,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逐步凸显出来,有的演变为公共危机,比如SARS病毒、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煤矿透水、瓦斯爆炸、“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人为灾难的频发,包括2008年初南方风雪冰冻灾害、“5·12”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我们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但政府又不能也不必要代替一切,社会力量有参与应对公共危机、发挥重要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随着社会治理理念的完善,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必须要建立政府为主导,各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统一体制,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危机的发生。这不仅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加强公民社会治理的需要。但是从我国的实践中发现,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尚处自发、无序、薄弱状态中,存在着政府依靠社会力量处置公共危机的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力量尚未形成规模,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薄弱,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有效互动沟通还不够等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包...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第一节 危机及公共危机概述
        一、危机概念
        二、公共危机概念
        三、公共危机类型和特征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周期论
    第三节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公共危机管理中构建社会参与机制的提出
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分析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经验分析
        一、国外部分国家的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参与机制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中各方力量的作用与不足
        一、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及不足
        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
    第三节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二、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危机意识普遍淡薄
        三、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缺失
        四、行政管理体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四章 对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建议
    第一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体系
        一、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指挥机制
        二、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
    第二节 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发展
        二、想方设法营造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良好环境
    第三节 完善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体系
        一、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体系
        二、深入贯彻落实《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中推进社会参与的规定
        三、出台制订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节 加强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宣传引导和信息管理
        一、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发挥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等信息技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第五节 增强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观念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文化
        二、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的危机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危机管理培训
    第六节 发挥社会力量的道德模范和预防预警作用
        一、进一步培育公民社会参与的主体意识
        二、及时进行公共危机预警
        三、加快培育健康人文社会环境
        四、加快推进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50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950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