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日本少子化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少子化政策的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09:16

  本文关键词:日本少子化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少子化政策的启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如今地球所面临最大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尤其是少子化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所共有的问题。其中,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一直存在着并且现象尤为突出,日本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人群的逐年增加,造成的少子化现象一直以来困扰着日本政府,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等造成了多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超过13亿大关。从1940年建国初期到1970年初我国人口始终保持着高增长率,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大约30年间严格控制人口政策之下,出生率一直处于直线下降的态势。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的尹豪教授这样说过“这样的结果,意味着现在我国进入到低出生、低成长阶段,正在迈进少子化社会。”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很好的控制了人口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推行了三十多年的控制人口政策也积累了很多弊端,如男性光棍危机隐含的社会安全问题、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劳动力人口紧缺下的经济发展问题、兵源不足导致的国防安全问题等等,21世纪以后我国必将长期面临人口失衡的紧张局面。其实少子化问题并不只是单纯的人口减少、劳动力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失衡等这些有关数字经济的问题,更是关系着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我国对于少子化的研究少之又少,而更偏重对老龄化的研究,实际上少子化比老龄化的影响更加深远,因为生育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前进的源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日本少子化当前的形势和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日本少子化的主要成因、对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在分析日本少子化问题的同时,为后续篇幅研究我国少子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作为参考。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少子化及人口的现状,包括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和间接成因、建国初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动态和结构变化以及在社会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主要针对造成我国少子化直接原因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分析,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政策的展开过程、政策的影响和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对政策今后的展望。第四部分是结合日本少子化的经验总结出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启示,主要以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得出适用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政策。
【关键词】:少子化 公共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4.313;C924.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10-14
  • 1.2.1 国内研究状况评述10-12
  • 1.2.2 国外研究状况评述12-14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14-16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内容14
  • 1.3.3 创新与不足14-16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16-19
  • 2.1 相关概念16-17
  • 2.1.1 少子化16
  • 2.1.2 “1.57”危机16
  • 2.1.3 总和生育率(合计特殊出生率)16
  • 2.1.4 待机儿童16-17
  • 2.2 相关理论基础17-19
  • 2.2.1 人口转变理论17
  • 2.2.2 公共政策理论17
  • 2.2.3 社会保障理论17-19
  • 3 日本少子化的现状及政府对策19-38
  • 3.1 少子化的现状及其原因19-28
  • 3.1.1 少子化的现状19-21
  • 3.1.2 少子化的原因21-28
  • 3.2 少子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28-30
  • 3.3 90年代以后少子化政策的展开过程30-33
  • 3.3.1 天使计划和新天使计划30-31
  • 3.3.2 培育下一代支援对策促进法31
  • 3.3.3 少子化社会基本法、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和育儿支援计划31
  • 3.3.4 新少子化对策31-32
  • 3.3.5 《支援儿童和家庭的日本》重点战略32
  • 3.3.6 制定育儿支援计划32-33
  • 3.3.7 安倍晋三提出“加速消除待机儿童”计划33
  • 3.4 少子化政策效果的评价33-38
  • 3.4.1 对策效果不显著的表现33-36
  • 3.4.2 少子化对策的问题点36-38
  • 4 我国少子化现状分析——以少子化的根源“计划生育政策”为中心38-63
  • 4.1 我国少子化的现状38-45
  • 4.1.1 少子化的成因38-41
  • 4.1.2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动态和结构变化41-45
  • 4.2 少子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发展趋势45-56
  • 4.2.1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及评价45-46
  • 4.2.2 发展趋势46-56
  • 4.3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背景56-57
  • 4.3.1 计划生育思潮西风东渐56-57
  • 4.3.2 20世纪50年代我国人口思想的交锋57
  • 4.4 计划生育政策的展开过程57-63
  • 4.4.1 第一阶段,1949年~1961年控制人口政策的准备阶段57-59
  • 4.4.2 第二阶段,1962年~1969年控制人口政策的试行阶段59
  • 4.4.3 第三阶段,1970年~1980年控制人口的形成和全面推进阶段59-60
  • 4.4.4 第四阶段,1980年~1984年的实施控制人口政策、限制生育的强化阶段60
  • 4.4.5 第五阶段,1984年春~现在,控制人口政策的调整、稳定阶段60-61
  • 4.4.6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条例的制定和实施61-63
  • 5 基于日本经验对我国少子化政策的对策和建议63-78
  • 5.1 计划生育政策下的我国人口预测63-66
  • 5.2 现行生育政策调整时间对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影响66-70
  • 5.3 调整生育政策的人口发展战略意义70-71
  • 5.4 启示对策71-78
  • 5.4.1 落实政府责任、保障生育权利71-74
  • 5.4.2 加强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政策协调统一74-75
  • 5.4.3 加强生育政策宣教,正确理解生育政策调整目标75
  • 5.4.4 整合人口信息,强化监测预警75-76
  • 5.4.5 转变人口计生部门职能,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76-78
  • 结论78-79
  • 参考文献79-82
  • 后记82-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佳佳;;日本少子化的因素分析——家庭育儿支出对少子化的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2 陈一平;;当代日本少子化对策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5期

3 施锦芳;;对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新思考[J];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4 王安一;;浅析日本少子化的原因[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05期

5 徐洪杰;张福军;;论少子化现象对教育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2期

6 史丽华;日本少子化发展态势及对策[J];日本研究;2001年03期

7 罗国芬,姚福生;少子化"与流动儿童、少年在城就读的发展空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黄小葵;日本少子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高飞;;人口少子化问题及育儿援助社会政策研究——以日本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3期

10 丁玉龙;;少子化对日本高校招生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昭奎;;日本是世界第一“少子国家”——兼评日本少子化问题的历史因素[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钱培坚;上海呈现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状况[N];工人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炜娜;台湾少子化海啸来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本报记者 孙权;“少子化”倒逼台湾高校盼对陆开放[N];人民政协报;2014年

4 赵忆宁;少子化与老龄社会(二之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杨群;少子化敲响经济警钟[N];解放日报;2007年

6 本报专稿 郭漾璇;“少子化”少掉的不只是孩子[N];世界报;2010年

7 记者 仇逸;“老龄化”“少子化”并存[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韩璐;“少子化”给出社会管理新课题[N];健康报;2011年

9 记者 任丽颖;少子化老龄化来临是幸福,也是苦恼[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桂晨 实习生 田艳花;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几何?[N];桂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筱涵;日本少子化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少子化政策的启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2 毕雅萌;日本的少子化和女性就业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佳秋;理性选择与“少子化”[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李璇;日本战后少子化背景下女性两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钱前;日本人口少子化趋势及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欢;少子化时代中美家长育儿态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拓宇;日本少子化社会中女性自立意识的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8 马丽萍;关于日本晚婚、非婚问题的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9 郑佳丽;日本“婚活”(月老计划)现状及支持的理由和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少子化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少子化政策的启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96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