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部门激励扭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7:20

  本文关键词:公共部门激励扭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激励扭曲问题是公共部门激励契约设计的一大挑战,论文对公共部门激励扭曲问题研究进行评述。公共部门的任务多维性、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产出难以观测以及自我激励型代理人等特征在不完全激励契约下,都可能导致代理人行为结果偏离委托人的期望目标。激励扭曲测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源于绩效考核的激励扭曲在公共管理实践中最常见,这一类扭曲的测评在理论方法和经验证据上均取得一定研究进展。未来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公共部门激励扭曲的测评方法和实证样本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公共部门激励 激励扭曲 委托代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公共部门激励扭曲测评理论与实证研究”(13YJC630241) 福建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激励扭曲测量研究”(2015R0052)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公共部门激励扭曲测评”(13SKBS110)
【分类号】:D630.3
【正文快照】: 1990年代以前,对有效激励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激励与保险(Insurance)的权衡”(Gibbons,1998:115)上,尤其是关注风险型(Risky)绩效指标的使用。19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有效激励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保险问题,而是激励扭曲(Distortion of Incentive)。霍姆斯特姆(Bengt Hol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毅;;公共部门组织激励存在的问题:西方理论和中国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10期

2 周碧华;刘涛雄;;组织承诺与最优激励[J];公共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3 倪星;原超;;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是如何走向“常规化”的?——基于S市市监局“清无”专项行动的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2期

4 刘诗林;李辉;;双重领导与多任务性:中国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困境的实证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3期

5 方建云;周碧华;;普通高等院校激励扭曲现象实证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周碧华;;公共部门激励扭曲测量方法研究——以福建某市37个乡镇街道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2期

8 郭广珍;;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与激励: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3期

9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年06期

10 龚其国;杨羽茹;汪寿阳;;激励中测评行为对绩效的影响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常禄;官员激励、政府治理与权力监督[D];南开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公共部门激励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2 丁正红;苏永青;;项目绩效评价构建及改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3 曹军;王芳;;政府审计部门激励与监督机制研究——基于博弈均衡模型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30期

4 杨行勇;;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4期

5 佟健;宋小宁;;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隐性激励机制——基于职业生涯考虑模型[J];当代财经;2011年06期

6 何培香;;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高校人力资源激励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聂洪辉;;城市拆迁中“沉默的大多数”的负向情感及其消解——对拆迁维权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与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费逸;;激励理论在非政府组织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9 刘佳;吴建南;马亮;;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10 瞿谋;;乡村精英在低保分配中的行动逻辑——以湖北省J村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宇;;“警察”职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杨爱平;余雁鸿;;组织化忽悠: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学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罗强强;;宁夏移民扶贫开发:方法和经验[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赵宗金;;从环境公民到海洋公民——海洋环境保护的个体责任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5 陈涛;吴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渤海溢油事件研究[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蒋涛;徐悦;刘运国;;会计业绩信息异质性与高管薪酬[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7 周雪光;练宏;;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A];变迁中的中国城市治理[C];2013年

8 何艳玲;汪广龙;;不可退出的谈判——对中国科层组织“有效治理”现象的一种解释[A];变迁中的中国城市治理[C];2013年

9 蒋涛;徐悦;刘运国;;会计业绩信息异质性与高管薪酬[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马亮;于文轩;吴伟;;外部参与、绩效评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连氏指数的探索与实践[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五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高国平;温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沈斌;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安全生产管制体制运行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刘学武;生态移民中政府权威与民间社会运作体系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清峰;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彦辰;“村改居”背景下乡村社区公共性的重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丽;小城镇污水治理、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娟娟;政策执行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秦祥亮;县级政府官员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凯元;多重地权规则实践中的多元主体博弈[D];兰州大学;2011年

7 韩满都拉;农牧关系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敏婕;村庄水利中的冲突与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曹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孔卫拿;当代中国农民抗争性表达行动结果的阐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贤,张弛;美国大学与学院董事会成员的职业构成——10所著名大学的“案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3 傅勇;;财政分权改革提高了地方财政激励强度吗?[J];财贸经济;2008年07期

4 陈楚洁;;动员式治理中的政府组织传播:南京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5 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6 熊毅;;公共部门组织激励存在的问题:西方理论和中国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10期

7 佟健;宋小宁;;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隐性激励机制——基于职业生涯考虑模型[J];当代财经;2011年06期

8 董再平;;财政分权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9 佟健;宋小宁;;政绩考核与政府官员激励——一个机制设计的观点[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10 何顺;;浅谈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子英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张晓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王晶;[N];中国经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杰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高远;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定明捷;刘玉蓉;;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2 邹波;腐败与委托代理失灵[J];中国发展;2002年02期

3 李洪佳;;超越委托代理——以“管家理论”重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行为[J];理论导刊;2013年12期

4 刘晓楠;;委托代理下非营利组织信息透明度研究——基于慈善基金组织的现状[J];商业会计;2012年03期

5 王前;谭望;;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委托代理风险及其防范[J];前沿;2007年05期

6 蒋嵘涛;黄玲;;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官员腐败分析[J];金融经济;2011年08期

7 唐冬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政府行政公平的问题[J];时代人物;2008年06期

8 郭睿;;对我国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8期

9 王宝成;阎颖;;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优化构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王吉峰;;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公共治理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长明;;“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转型期公共决策失误[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超;吴春梅;;走出委托代理的困境:杭州市民间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阳林光;杜集区:积极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 高剑;公共治理如何拥抱市民需求?[N];东莞日报;2009年

3 李俊奇 王炳彦 红涛 齐建波;固安县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理财机制[N];农民日报;2006年

4 木木;浙江实行代理协议制度[N];中国财经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若念;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政务公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谷雨璐;网络权力下的公民与政府委托代理关系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部门激励扭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412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