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国家各职能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促成了一场强调竞争机制的职业化管理浪潮,以期打破原有传统理念的束缚,客观表达了新时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回应性活动、强调绩效考评的趋势与主要方向。在这股新兴浪潮的驱动下,我国也开始对原有的行政行为模式进行了不间断的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以公共服务市场化为突破口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部分公共部门,尤其是对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式的推广与引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原始资料。现阶段,人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发展、社会推进、科技进步中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相应的,公共部门中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也就成为现代社会公共部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公共部门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部门,承担着维持社会秩序,为社会提供公共职能的任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入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兴课题上。尽管从建国以来,我国从未停止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探索与改革,但是,大多数改革受国情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改革从未摆脱原有的传统模式,基本处于“换汤不换药”的模式。由于以往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将重点置于奖金发放、福利分配抑或人员调动等相对价值低、低效、重复的内容上开展,导致大部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相关管理部门无法有效开展组织决策,极大地降低了其相关管理职能的效率。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通过适当的外包,使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摆脱低效、重复的工作内容,不断转变该部门职能模式和工作重点,改善原有模式下低效的重复性工作模式。除此之外,本文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职能视角着眼,运用大量现实依据与理论支持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式的是否可行进行了论证,对具体的外包方式进行了比较与探索,最终系统的概述了我国公共部门管理人力资源外包的具体理念。现有研究基础证实,我国在开展公共部门管理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瓶颈,本文还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本文论点的提出9-10
- 1.2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4 本文的具体工作与主要创新点12-14
- 1.4.1 本文的具体工作12-13
-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3-14
- 第二章 本文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14-27
- 2.1 相关概念14-20
- 2.1.1 公共部门的概念14-15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5-16
- 2.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6-18
- 2.1.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概念18-19
- 2.1.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概念19-20
- 2.2 理论依据20-23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20-21
- 2.2.2 交易成本理论21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21-22
- 2.2.4 战略管理理论22
- 2.2.5 绩效考核管理理论22-23
- 2.3 实践经验23-27
- 2.3.1 “新公共管理”23-24
- 2.3.2 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全球化影响24
- 2.3.3 我国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改革24-25
- 2.3.4 企业外包模式的经验与外包中介的崛起25-27
- 第三章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分析27-37
- 3.1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缺陷27-30
- 3.1.1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高、行使社会职能效率低27-28
- 3.1.2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色彩浓厚28
- 3.1.3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一28-29
- 3.1.4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规范29
- 3.1.5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运作过程中的制度性缺失29-30
- 3.2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外包模式的原因30
- 3.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30-35
- 3.3.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体系30-32
- 3.3.2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的内容32-35
- 3.4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际作用35-37
- 3.4.1 摆脱重复性工作,提高实际工作效率35
- 3.4.2 获得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5-36
- 3.4.3 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36
- 3.4.4 创造良好氛围,提升人才忠诚度36-37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的相关对策37-44
- 4.1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外包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7-39
- 4.1.1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的缺失37
- 4.1.2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改革相关法律法规滞后37-38
- 4.1.3 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中介市场不成熟38-39
- 4.2 相关的处理对策39-40
- 4.2.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39
- 4.2.2 促进人力资源外包中介市场的发展39
- 4.2.3 不断推广外包模式的理念39-40
- 4.2.4 设立相关监管部门,避免核心信息的泄露40
- 4.3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经验借鉴40-44
- 4.3.1 实践经验40-41
- 4.3.2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与方式41-44
- 第五章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昌华;浅议人力资源管理[J];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李广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必备素质分析[J];理论导刊;2001年03期
3 徐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4 尚曙光;急需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框架──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曾湘泉院长[J];中国公务员;2001年08期
5 杨玉英;浅议人力资源管理[J];理论研究;2001年S1期
6 刘为;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学习论坛;2001年07期
7 马有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迎接入世挑战[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8 陈志学;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J];中国机关后勤;2002年05期
9 杨旭;;解好人力资源管理课题[J];学理论;2003年10期
10 王淑芹;借鉴融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方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春勇;潘妍;;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董爱民;;加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员工培训”为例[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赵丽萍;;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红华;孟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冯玉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谭志秀;;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重使命[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李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热中要冷[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胡文进;举步维艰,人力资源管理在民企发展中的现状[N];机电商报;2005年
4 靳朝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杨颖辉;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静;人力资源管理大讲堂开讲[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包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趋热[N];深圳商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张文强;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姚成毅;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N];现代物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滨;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立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甘肃兴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剑;人力资源管理权威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琪;中油吉林化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吕文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敏;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胜;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甄选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郭琳;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51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