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
本文关键词: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
【摘要】:从理性人到理性主义再到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学到政治学再到公共管理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的争论与论述从未停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性选择理论拥有对个人行为的强大解释力,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也大放异彩,基于理性选择的公共选择理论已经成为当代公共管理乃至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但学术界对理性选择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与见解,因此有必要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一番梳理与阐释,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理论的局限性进行反思甚至批判,并探讨其对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同时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理性选择理论未来发展道路的一些思考。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理性选择理论 批判 公共管理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项重大基础理论,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中运用广泛。探究其理论发展的脉络,最早可以追溯到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哲学中的理性是与感性相对应的概念,作为一种认识论、本体论和行为意义的三个层次被哲学家们所探讨。随着古典经济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彬;;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2 程同顺;张国军;;理性选择理论的困境:纠结的理性与不确定性[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2期
3 李培林;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4 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密;金治中;;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目标模式——政府与市场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薛克鹏;;政府救市行为的法律性质及法治化模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贺一耕;制度创新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梁德阔;;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许昭敏;熊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8 李瑾;;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9 张萍萍;左斌峰;;当今我国住房问题的社会学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刘喜广;刘朝晖;王福强;王迎宾;;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冯先宁;;消除劳动力歧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顺利转移[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李振宇;;加强中介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注册会计师行为约束机制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陈华兴;;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90年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6 卢效坚;赵佩华;;福建省永定县专项资金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8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竺乾威;;政府管理创新与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0 李忠旭;;小树莓大战略:沈阳市树莓经济区发展对策探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琼;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代诚;农信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吕显涛;阜新新玛特体育休闲服饰消费者行为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松坤;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海林;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的理性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李尚坤,方迎辉;“进城务工”:农民的理性选择?——黄泥村外出农民工调查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周长城;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汇[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4 傅耀,颜鹏飞;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和最新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5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年04期
6 吕昭河,余泳,陈瑛;我国少数民族村寨生育行为与理性选择的分析[J];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7 徐勇,孙嘉明;精神寄托还是理性选择?——大学生宗教观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02期
8 任丙强;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述评——政治学研究的社会学新途径[J];社会科学家;2003年04期
9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10 李培林;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困境思考[J];学理论;2011年04期
2 李建宇;;对理性选择理论所引发争议的再思考[J];学理论;2013年17期
3 谢舜,周鸿;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4 丁玉洁;;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冯学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结构分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陈艳;;高校“急婚族”涌动背后的思考——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沙春彦;;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杨金键;;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信任关系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J];行政论坛;2011年01期
9 童玉英;;流动或留守: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黎族未婚男性的困境——对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头塘村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肖f^;郎帅;;文化、情感与理性选择:一个政治学的难题[J];公共管理研究;201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巧蓉;;老年人隐性就业出现的社会成因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郇雷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分析性叙述对理性选择理论的修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台辉;不要把历史绑上普洛克洛斯忒斯之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郭台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精英冲突: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苏国勋;抵制社会科学的“麦当劳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丽;从微观理性行动到宏观结构安排[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宇秦;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瑞敏;理性选择理论对民主本质及其原则的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东玲;当代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感性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叶美昌;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路芬;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考研动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文芹;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行动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树超;从理性选择理论探索中国儒学发展之路[D];山东大学;2014年
9 常俊梅;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定居行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朱文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选择行为研究——东北地区四个城市下岗职工求职过程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
,
本文编号:511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51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