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道活力:测度、影响因素与规划设计启示
本文关键词:北京街道活力:测度、影响因素与规划设计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街道城市主义 街道活力 街道功能布局 数据增强设计 北京
【摘要】:对北京五环内街道活力展开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分别对比了3套指标体系对3种类型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并将北京的街道活力影响要素与成都街道活力影响要素进行了对比。3套指标体系分别是只考虑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和二者都考虑的指标体系。3种类型的街道分别是A类(公共管理与服务)、B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和R类(居住)街道。研究表明,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远大于只考虑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而二者都考虑的指标体系对街道活力的解释力度略大于只考虑街道自身属性及周边环境等的指标体系。通过与成都街道活力的案例对比,发现北京3类街道活力均与功能密度关系最为密切等。此外还对街道功能布局进行了识别,并且对街道功能布局与街道活力的相关关系做了初步探索,发现业态均匀分布在街道的街道活力最高。
【作者单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增强设计研究室;
【关键词】: 街道城市主义 街道活力 街道功能布局 数据增强设计 北京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0引言 在步行和马车时代,街道呈现小尺度、小路宽、网络交织的形态特点,此时,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1]。然而街道的这种繁荣在小汽车兴起后逐渐没落,街道被设计为优先机动车使用,而机动车引发的安全性、噪音和污染等问题使得当代城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涛;;陕西省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2 武慧兰,陈易;健康社区探讨[J];住宅科技;2004年02期
3 王协斌;;环境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01期
4 宋万柱;程俊;;供暖的产品和质量[J];建筑技术通讯(暖通空调);1991年02期
5 魏彤岳;张树森;;区域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技术框架与案例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2012年11期
6 张自强;供暖的产品和质量[J];煤气与热力;1992年01期
7 李军红;;农村宜居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调研世界;2013年04期
8 赵振营;耿方方;;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9 范小成;;《山东省2010年城市现代化目标与指标体系》颁布[J];城市规划通讯;1996年24期
10 朱敏;;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回顾及优化建议[J];移动通信;201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宝鑫;;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制定方法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实践为例[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晨晨;;基于公众参与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3 谭振锋;;连续性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与实践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谭振锋;;连续性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实践探讨[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5 刘媛;梁拓;;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6 胡辉;;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养老设施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7 陈瑜雯;赵邹斌;;关于农房改造建设的评估方法体系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王胜;张超林;王力国;;北碚新城低碳生态规划指南——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特征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雷;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苏俊;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郭思佳;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4 郑弦;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评标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钟田力;基于群决策与证据理论的重庆地区生态城指标体系及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车乐;2010上海“生态世博”规划导引指标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付逸;住区指标体系适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余思雨;“两型社会”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马菊;陕西省中小城市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董飞跃;BOT建设项目招标评标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3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1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