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从科层制管理到网络型治理

发布时间:2017-08-22 01:13

  本文关键词:从科层制管理到网络型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邻避冲突 利益协商 科层制管理 网络型治理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政府在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其中不少公共设施都带有明显的负外部性,也被称为“邻避设施”。邻避冲突(NIMBY Conflicts)就是近年来我国呈现井喷式发展的一类对抗现象。在网络时代,邻避冲突一旦发生,往往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小则引起社会抗议、项目实施受阻,大则出现暴力冲突、动摇政府合法性。由于邻避冲突巨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的发生原因有哪些?核心是什么?演化过程是如何?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案例分析,认为邻避冲突是由于邻避设施成本收益不均衡分配而损害了附近居民的利益,居民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反对将邻避设施建在自家附近所采取的反对行为。其核心在于组织间(主要是政府与周边居民)的利益诉求差异。研究发现,邻避冲突的演化往往经过风险期、事件期和平息期三个阶段,而各组织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主体行为选择和冲突的扩大化。笔者认为,要想治理邻避冲突,需要构建完善的利益协商机制,而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完善的制度需要有合适的结构与之相适应。现在主流的科层制管理结构存在低效率、不稳定、不平等的问题,需要向多元主体、多样手段、信息化、互动式的网络型治理结构转变。通过经典案例比较,得出结论:网络型治理结构相比科层制管理结构,具有更易形成利益协商机制、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况、更好地实现公共设施的效用的优势。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向网络型治理结构转型的路径。一是打造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包括转变固有治理理念、培养主体治理能力、实行协作治理方式;二是丰富治理手段,包括完善法律手段以及法治基础上的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三是巩固治理基础,实现互信与合作,包括建设政府诚信制度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公开;四是完善治理过程,包括规范利益诉求机制和完善利益协商机制。
【关键词】:邻避冲突 利益协商 科层制管理 网络型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评述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3 研究评述14-15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15-16
  • 1.3.1 研究框架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16-17
  • 2 邻避冲突概念、演化及核心17-23
  • 2.1 邻避冲突相关概念17-18
  • 2.2 邻避冲突的演化阶段18-20
  • 2.3 邻避冲突的核心20-23
  • 3 科层制结构下的邻避冲突23-31
  • 3.1 科层制的特征与价值追求23-25
  • 3.2 科层制管理下的邻避冲突25-28
  • 3.3 科层制管理冲突的弊端28-31
  • 4 从科层制管理到网络型治理31-37
  • 4.1 治理与管理31-32
  • 4.2 网络型治理的特征32-34
  • 4.3 邻避冲突的网络型治理路径34-37
  • 5 典型案例分析37-46
  • 5.1 案例简介37-39
  • 5.2 分析与比较39-44
  • 5.2.1 整体特征分析39-40
  • 5.2.2 参与主体比较40-41
  • 5.2.3 治理手段比较41-42
  • 5.2.4 治理过程比较42-43
  • 5.2.5 治理效果比较43-44
  • 5.3 结论44-46
  • 6 推进邻避冲突的网络型治理之对策46-51
  • 6.1 打造多元化的治理主体46-47
  • 6.2 丰富治理手段47-48
  • 6.3 巩固治理基础48-49
  • 6.4 完善治理过程49-51
  • 7 结束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星;;以网络型治理应对系统性风险[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5年02期

2 周蒙娜;付翠莲;;“邻避冲突”及其应对机制——以杭州居民反对垃圾焚烧事件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05期

3 赵臻;欧书阳;;环保型邻避冲突事件发生机理及成因——基于四川什邡事件的分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年05期

4 张乐;童星;;“邻避冲突”中的议程设置——基于R市的实证研究[J];行政论坛;2015年01期

5 刘晶晶;;“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形成过程及启示——基于邻避案例的分析[J];领导科学;2014年35期

6 林奇凯;张广州;刘海潮;;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其治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6期

7 童星;;论社会治理现代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张劲松;;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J];理论探讨;2014年05期

9 陈华;丁宏;;社会治理路径创新:信任与合作秩序的视角[J];江海学刊;2014年04期

10 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诸大建;;“邻避”现象考验社会管理能力[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德全;科层制及其官僚化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新;邻避冲突治理模式转换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王梦南;中国邻避事件的发展模式和应对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3 杨扬;社会治理视野下的公民抗争与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6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16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