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结构视角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市场结构视角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再制造 闭环供应链 Stackelberg博弈 定价决策 灵敏度分析
【摘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输入,其在产生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环境带去了巨大的环保压力,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尤其是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面临越来越多的阻碍,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其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出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闭环供应链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来自政府、学者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期待,一些国家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条文强制要求企业开展闭环供应链,将完成寿命周期的产品回收进行再制造;很多知名企业也开始着手实施废旧品的再制造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帮助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还为企业赢得了绿色环保的美名。 本文结合博弈论、经济学、管理学和数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定价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从竞争的制造商和垄断的零售商、垄断的制造商和竞争的零售商两个市场结构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各市场结构下合作博弈、制造商为Stackelberg博弈领导者以及零售商为Stackelberg博弈领导者三种情形的定价决策问题,,随后分别对两种市场结构下得到的三种定价决策集合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各博弈情形下最优价格、系统总体利润之间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建模之前,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一些符合经济学逻辑的假设,以便将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化,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建模分析,随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的方法对参数模型的结论做进一步的验证,与此同时,还对模型中的再制造成本、政府补贴水平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等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最后得到的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在竞争的制造商和垄断的零售商构成的市场结构,还是在由垄断的制造商和竞争的零售商组成的市场结构中,合作博弈要比另外两种形式的主从非合作博弈情形更有效率,合作博弈可以规避由双重边际化效应带来的系统利润损失。合作博弈条件下的零售价格最低,零售商为消费者支付的废旧品回收价格最高,制造商最终回收得到的废旧品数量最多,并且该博弈模式下的系统总利润也达到最大。仿真的结果表明,再制造成本、消费者环保意识以及政府经济补贴等,都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定价决策和系统收益等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再制造成本的影响强度也最大。
【关键词】:再制造 闭环供应链 Stackelberg博弈 定价决策 灵敏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F224.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7
- 1.3.1 废旧品回收再制造研究12-14
- 1.3.2 闭环供应链定价研究14-17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7-20
- 2 闭环供应链及相关理论概述20-30
- 2.1 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理论概述20-27
- 2.1.1 闭环供应链的内涵20-21
- 2.1.2 闭环供应链的关键流程21-22
- 2.1.3 闭环供应链的回收模式22-27
- 2.2 博弈论概述27-30
- 2.2.1 博弈论概述27-28
- 2.2.2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28-29
- 2.2.3 供应链主从博弈模型29-30
- 3 竞争的制造商和垄断的零售商市场下的定价决策30-42
- 3.1 模型的基本结构与假设30-32
- 3.1.1 模型结构图30-31
- 3.1.2 变量说明与基本假设31-32
- 3.2 合作博弈结构32-33
- 3.3 制造商 Stackelberg 结构33-35
- 3.4 零售商 Stackelberg 结构35-38
- 3.5 三种市场结构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比较分析38-42
- 4 垄断的制造商与竞争的零售商市场下的定价决策42-54
- 4.1 模型的基本结构与假设42-45
- 4.1.1 模型结构图42-43
- 4.1.2 变量说明与基本假设43-45
- 4.2 合作博弈结构45-46
- 4.3 制造商 Stackelberg 结构46-48
- 4.4 零售商 Stackelberg 结构48-50
- 4.5 三种市场结构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比较分析50-54
- 5 数值算例分析54-63
- 5.1 参数赋值54-55
- 5.2 仿真结论解析55-56
- 5.3 灵敏度分析56-63
- 5.3.1 再制造成本的灵敏度分析56-57
- 5.3.2 多要素的灵敏度分析57-63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63-67
- 6.1 研究总结63-65
- 6.1.1 本文的研究结论63-64
- 6.1.2 本文的研究局限64-65
- 6.2 研究创新点65
- 6.3 研究展望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宾;达庆利;;考虑消费者利益的逆向供应链利润分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黄永;达庆利;;基于制造商竞争和产品差异的闭环供应链结构选择[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赵晓敏,冯之浚,黄培清;闭环供应链管理——我国电子制造业应对欧盟WEEE指令的管理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4 孙浩;达庆利;;基于产品差异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5 葛静燕;黄培清;李娟;;社会环保意识和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基于纵向差异模型的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4期
6 孙浩;达庆利;;考虑渠道权力结构和风险规避的闭环供应链差异定价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7 申成然;熊中楷;彭志强;;专利保护与政府补贴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和协调[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8 于春海;李想;;闭环供应链双渠道回收系统定价机制与协调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9 赵晓芳;赵晓敏;;基于产品差异的闭环供应链绩效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姚卫新;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114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11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