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式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式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博弈分析
【摘要】:供应链式产业集群具备集群和供应链特性,这类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类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新活动和供应链间企业创新活动。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将集群创新过程分成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并引入技术溢出系数、研发资金、技术创新成功概率等变量,用动态博弈方法分别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供应链间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析,推导出企业利润均衡函数,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不创新或同时创新的情况下,双方将共享利润;2由于存在技术溢出现象,供应链内某一企业进行创新,该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利润都将提高;3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利润大于未创新和独立创新情况下的利润;4供应链核心企业间的竞争激烈,链间技术溢出程度变小,不创新的企业市场份额将降低,利润减少。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3022,71403052,7140305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20123514110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GL005)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2015R0002)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闽教科2015[54]号)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0155)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供应链特征的产业集群客观存在,如美国硅谷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德国索林根的刀具产业集群、福建东南汽车产业集群、广东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这有利于产业集群升级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群为供应链的发展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猷花;陈国宏;向小东;;集群供应链链间技术创新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永锡;;信息外溢视角下集群供应链企业创新动态博弈[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2 刘金芳;徐枞巍;高波;;供应链整合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8期
3 郑迪;;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19期
4 王冠辉;马军海;辛宝贵;;供应链产量博弈模型构建及复杂性仿真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33期
5 王旭;景熠;李文川;;纵向研发合作的研发绩效和成本分担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3期
6 田巍;;产品合作创新的契约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7 刘春玲;袁琳;郭君;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宁波海天集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6期
8 吉敏;胡汉辉;陈金丹;谢庆红;;基于双S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研究——以CS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2期
9 公彦德;达庆利;;基于横、纵双向协同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7期
10 钮以一;;开放式创新对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5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启敏;化工产品链延伸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陈大鹏;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风电设备企业协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朱海波;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协作决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邓添予;网络零售供应链服务差异化策略及产品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周艳山;基于供应链竞争的扰动应对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6 马国勇;竞争企业间R&D合作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及作用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千帆;方超龙;胡丹丹;;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中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2 黎继子;李柏勋;刘春玲;;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库存管理[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3 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集群式供应链的链间动态博弈合作决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4 胡本勇;彭其渊;;基于广告-研发的供应链合作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5 余向平;;集群式供应链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网络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4期
6 唐喜林;李军;;集群中供应链跨链联盟的链间合作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5期
7 魏江 ,申军;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以温州低压电器业集群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1期
8 吴志华;;基于集群供应链的文化产业园发展路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夏德,程国平;企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共生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6期
10 熊中楷;曹俊;刘克俊;;基于动态博弈的闭环供应链回收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4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5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7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8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9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赖迪辉;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申向阳;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燕;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建构[D];湖南大学;2008年
2 单丽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李劲松;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政策桎梏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年
5 姜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胜;消费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石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国锋;论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障碍[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陈家宏;论依法促进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38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23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