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低碳供应链纵向减排合作下的政府补贴策略

发布时间:2017-12-28 14:08

  本文关键词:低碳供应链纵向减排合作下的政府补贴策略 出处:《运筹与管理》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供应链 减排合作 政府补贴 博弈论


【摘要】:为了研究低碳供应链减排合作的政府补贴问题,分别构建了在纳什博弈、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和供应链集中决策三种不同的博弈关系下,政府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减排投入进行补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最优减排成本投入和政府的最优补贴率,并进一步讨论了政府补贴行为和企业选择减排合作行为之间的互动博弈。研究显示:政府提供的减排补贴和企业的收益随着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紧密程度不同而不同,在纳什博弈下最高,在集中决策下最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下介于两者之间。比较了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企业分别处于领导者和跟随者时获得的政府补贴的差异。同时在政府补贴行为和供应链企业合作行为的交互博弈中,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不对任何一方实行减排补贴。
[Abstract]:In order to government subsidies for low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f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respectively established the centralized decision in three different game in the Nash game, the Stackelberg game and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vestment game model of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The optimal emission reduction cost and the optimal subsidy rate of the govern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interactive gam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ubsidy behavior and the enterprises' choice of emission reduction cooperation is further discussed.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subsidies for emissions reductions and profits with the close degree of cooperation downstream of the supply chain is different, the highest in the Nash game, the lowest under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Stackelberg game somewhere in betwe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ubsidies obtained by the leaders and followers in the unequal supply chain is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interactive gam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the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the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the best strategy of the government is to do no subsidies to any part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1073,71072155)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35144)
【分类号】:F224.32;F274
【正文快照】: 0引言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工业和商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考量的因素已成为社会和公共权力的共识,政府会采用各种规制促使企业朝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规制的变化本质上来说是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尽量解决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碳减排的经济学本质也是外部性问题。一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卫军;;基于减排研发的补贴和合作政策比较[J];系统工程;2010年11期

2 方海燕;达庆利;朱长宁;;政府不同研发补贴政策下的企业市场绩效[J];工业工程;2012年02期

3 杨浩哲;;从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看低碳商业发展态势[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千帆;方超龙;胡丹丹;;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中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2 綦良群;王威;;基于博弈论的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3 张巍;张旭梅;;纵向溢出效应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4期

4 赵林度;唐磊;;考虑回收成本的第三方物流实施VMI服务定价策略(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S1期

5 廖成林;袁艺;;简单供应链的合作模式、效率差异与改进可能[J];工业工程;2008年04期

6 赵柱文;段晓英;;物流业务外包管理中的服务质量博弈行为[J];工业工程;2010年02期

7 张子健;刘伟;;供应链中合作产品开发的任务分配决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胡本勇;陈旭;;基于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格子铺经营机制优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9 李卫红;陈圻;王强;;基于NASH谈判模型的上下游企业R&D合作与协调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10 苏菊宁;任娟娟;陈菊红;;时间敏感需求下的制造供应链研发协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乔晓楠;张欣;;东道国的环境税与低碳技术跨国转让[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钊;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韩敬稳;有限理性视角下强势零售商使用买方势力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郭利京;中国猪肉纵向关联产业价格传递[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蒋士杰;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分析与投资价值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钟胜;寡头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竞争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胡本勇;基于期权的供应链销量担保契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子健;不确定条件下的制造商—供应商研发合作[D];重庆大学;2008年

8 贾启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供应链系统协同策略建模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桑金琰;环境友好型制造企业的协同运作与优化提升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辛宝贵;一类层递附生型供应链产量博弈模型及其复杂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松;企业虚拟供应链构建及管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雪梅;基于LF-GA的供应链期权契约协调与优化[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刘媛;我国家用空调企业纵向合作研发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豪;考虑运营商介入的三级手机供应链的补贴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林银良;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想[D];集美大学;2011年

6 郭玉静;竞争品牌协同行为与品牌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梁丹;产业集群内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帅;服务型制造模式下混合供应链重新配置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申琳;合作研发的机会主义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杨勇;相加型需求之下基于数量折扣的VMI协调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何龙飞;赵道致;张靓;;外力干预下力量不对等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赵玻;零售商市场势力及其福利效应[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4 刘慧,成升魁,张雷;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5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6 朱其新,胡寿松,侯霞;长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稳定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魏光兴;覃燕红;蒲勇健;;联合契约:基于公平心理偏好的行为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8 霍沛军,陈继祥,陈剑;R&D补贴与社会次佳R&D[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9 侯光明;艾凤义;;基于混合溢出的双寡头横向R&D合作[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艾兴政;唐小我;;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竞争供应链渠道结构绩效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清萍;零售商买方势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凯;严建援;王晓文;;供应链流程绩效评估模型及其系统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年23期

2 解琨;;企业集团供应链的优化构建与运作研究[J];物流技术;2007年10期

3 周韬;;基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供应链模型构建[J];开发研究;2009年04期

4 构平香;王祖锦;;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年04期

5 崔树杰;张文杰;王倩;;我国石油供应链结构及其成本管理模型构建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0年05期

6 王洪炜;刘宏祥;王铁宁;金丽亚;;基于GSPN的装备器材供应链建模与分析[J];物流科技;2010年08期

7 马点明;陈志杰;郑晓云;;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8 陈建军;;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供应链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07期

9 杨鹏;;三级供应链多目标伙伴竞合博弈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2008年09期

10 黄凯;;商品供应链中修正模型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蕾;郭进利;;供应链模型研究——复杂网络视角[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2 刘慧;陈朝蓬;张覃;;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评估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浩;柯贤文;谭清方;;基于供应链的包装印刷业低碳经济系统搭建与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田征;;供应链中因故延迟时间研究[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晋;;基于Meta图的供应链建模与分析系统[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翠华;黄小原;;具有生产和分销柔性的供应链模型及其优化仿真[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吕代平;梅洪常;;考虑创新激励的改进shapley值供应链利益分配[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8 万翔;;三级零售供应链中合作利益的分配——关于流通企业贡献与收益的分析[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志炳;蔡晨;许保光;;双供应商下零售商的策略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汉贝;;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及解决方案[A];“创新模式、科学发展、汇聚共识、合作共赢”——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生产资料与商贸流通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学魂;供应链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2 本报记者 许继楠;CA云计算策略:重组IT供应链[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3 沈建苗;供应链选型应按需供应[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姜铁虎、丁叔;解析SCOR供应链模型[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5 ;广告仗为何常常失效?[N];解放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吴凡;三赢战略“商业计划A”浮出水面[N];机电商报;2006年

7 陈丙珍;化工系统工程:从传统应用走向新领域[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李琴;企业价值取向决定商业战略[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郝峥嵘;用SCOR模型为供应链做体检[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翟学魂;物流IT系统——现代物流的灵魂[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伟;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供应链资源协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华芹;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钟哲辉;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传臣;数字出版业和传统业共生模式的供应链建模与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李娜;供应链中生产配送问题集成建模及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刘涛;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激励协调与策略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黄松;考虑行为因素的供应链定价与库存决策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甘蜜;供应链超网络设计—界定、模型和算法改进[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吕晖;供应链社会资本、信息共享及运营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小军;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电信运营商库存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萍;基于内外环境不确定的供应链多目标决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艳芳;供应链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与量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古川;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的信息流整合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张侃;黑龙江水稻供应链对水稻农民收入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郑素娥;基于分布式多Agent的供应链协商模型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汪大金;供应链协同的H公司库存管理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喻杰;随机需求下三阶层供应链回购协调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潘小勤;社区卫生服务供应链的构建及其协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王兵;信息共享对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价值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田智勇;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供应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6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346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7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