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创新的集成电路产业内联合投资决策激励设计
本文关键词: 集成电路产业 联合投资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合作创新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供应链角度分析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间合作创新的联合投资,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构造激励模型,并针对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协同创新设计相应激励合同。发现对称信息条件下存在帕累托最优条件;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可根据芯片厂商风险规避程度、努力成本系数和市场风险度,采用固定补贴加利润分成的方式设计合同,加大对芯片厂商的激励,防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分担整机企业的研发成本。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joint inves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pply chain, starts with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and constructs an incentive model. It is found that Pareto optimal condition exists under symmetric information condition, and tha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ondition, the chip manufacturer can avoid risk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risk avoidance, and the incentive contract is designed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symmetr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Pareto optimal condition under symmetric information condi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moral hazard caus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contract is designed by means of fixed subsidy and profit sharing, the incentive to chip manufacturers is increased, and the R & D cost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is shared.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71073103)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下中国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升级模式研究”(JWCXSL1202)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易永锡;;信息外溢视角下集群供应链企业创新动态博弈[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2 霍沛军,宣国良;纵向一体化对下游企业R&D投资的效应[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3 刘伟;张子健;张婉君;;纵向合作中的共同R&D投资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付启敏;刘伟;;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的联合投资决策——基于技术不确定性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李勇,张异,杨秀苔,但斌,朱淘;供应链中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6 温承革;于凤霞;;供应链企业信任关系的培育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庆;Fudenbery-Maskin无名氏定理与可行集的维数限制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其新,胡寿松,侯霞;长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稳定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清辉;合作创新风险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1期
3 孙国岩;郭耀煌;;供应链合作及制造商创新投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4 霍沛军,宣国良;纵向一体化对下游企业R&D投资的效应[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5 刘希宋,曹霞,李大震;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投资风险评价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6 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霍沛军,宣国良;纵向一体化与R&D投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8 郭丽红,薛伟贤;垂直性R&D合作的成本分配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霍沛军,宣国良;纵向一体化前后上游R&D投资的比较[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10 石晓军,任志安;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研究:一种基于影响图的解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谋;;电力企业创建和运用激励机制的思考[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徐囡;秦晔;;论创建电力企业激励机制的路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9期
3 陈利民;;构建大电力营销体系的探讨[J];供用电;2008年05期
4 李丽凤;;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提升员工队伍学习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3期
5 王霞;;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中的发电投资激励机制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9年03期
6 陈欣;;供电企业有效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J];商业文化;2010年04期
7 李华;;试行绩效管理 优化电力薪酬激励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1期
8 吴丽华;;浅析电力企业宽带薪酬的运用[J];山西科技;2011年03期
9 吴一平;;道德风险、激励机制与电力行业规制[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10 雷鸣;;我国输配电委托代理关系中电价管理激励机制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丽丽;唐学斌;刘志新;;运用激励机制加强用电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王鹤;王鲁;;市场环境下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议[A];200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分专委会)二届三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谢俊;白兴忠;甘德强;;机组调峰能力的评估与激励[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4 戴小俊;;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的探讨[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5 梁慧敏;张荣岭;郑艳明;;发挥国际联合实验室优势,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张燕;;对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何文春;;关于农电工管理工作的探讨[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肖飚;;浅谈我国线缆行业的现状、机遇和对策[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跃兵;;DSM 优化控制的数学模型[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利民;;大电力营销体系的建设探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晓琳;京津集成电路设计实现跨区域延伸[N];科技日报;2008年
2 周太友;大连改写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格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3 记者 岳巍;湖北公司健全人才成长激励机制[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福建省宁德电业局工会主席 丁洪;五种激励机制打造和谐农电工队伍[N];华东电力报;2007年
5 张梦谦邋海啸 忠业;青岛大力培养集成电路人才[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瞧;建激励机制 破风电上网难题[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范亚炯 甘肃华唐电力投资公司;清晰分解目标 重建激励机制[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8 通讯员 王侠;赤峰热电厂激励机制出成果 修旧利废节省资金47万元[N];赤峰日报;2010年
9 侯宇;四位一体激励机制助员工成才[N];国家电网报;2010年
10 欧福泰邋通讯员 董铭君 张斌;“火车”跑得快 首席员工带[N];嘉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艳馥;需求侧管理(DSM)激励机制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2 李海英;需求侧参与输电阻塞管理的模型与算法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3 彭平;电力行业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丁伟;市场机制下输电规划方法研究与投资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5 江伟;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朱晓艳;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傅砾;电网工程绿色设计集成化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清辉;电力市场环境下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林海源;吉林供电公司综合量化考评体系的应用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5年
3 周艳辉;长沙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王晶;保定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5 李利;邢台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6 赵雪梅;张掖供电公司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何大勇;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本部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杨威;促进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与产业政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洋;电力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再吉;电力企业激励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6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496464.html